诗说 | 中秋 | 每个木盆,都有一个月亮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权德舆

回忆之歌 陈可抒

小米在北方的一间屋子里
独自生活了很多年
吃掉很多粮食
像是一匹安静的老驴
抽烟的牙齿磨掉了很多截
脾气也不坏

后来,继续生活
很多往事像轻鸿一跃而过
无从想象
也省略了平凡的言辞
看到这些
你总能想象着站在春天的屋顶上
风把榆叶吹绿了很多次

很多故事顺流而下
每个木盆,都有一个月亮
始终是岁月
泛着银色的光
一条大河波浪宽

小米被爱情点亮的时候
窗外的岁月如玉
还很年轻
看见这些你总能想到很青很青的庄稼
月亮在驴槽上慢慢升起来

1

中秋节,从周朝即出现萌芽,到了宋朝正式定型,既有秋收的蕴涵,又有拜月的意味,所以,它的自发兴起简直是必然的。

秋祀自不必说,敬月也是极其重要的元素。在没有路灯的年代,灯笼的光亮也没那么强,夜路会比怪兽还要黑;而此时,如果有一个圆圆的月亮当头照着,山川路衢纤毫必现,人们的出行就会方便许多。

所以,月圆的时候,晚上出门的比例会大幅增加。月亮是如此亲近的守护神。

月圆的时候,就算不出门,人们也都愿意看看她。尤其是在中秋天气,也不冷,也不热,该收获的也收获了,甭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人都能分到一份月光,多好。

孟子有言,「达则兼善天下」,中秋之月,就是「兼善天下」的形象。

2

但孟子的前半句「穷则独善其身」,其实是不够的。中国人更讲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若是能成为月亮,当然要「月儿弯弯照九州」。若是还成不了呢?那也要心怀天下才对。

所以,老杜在落魄之时,也要写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李贺在小小年纪,也要放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才是儒家本色。

写月亮的好句子很多,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等等,都很生动,只是,这些句子都是个人的月亮,在气魄上比不得张若虚的「皎皎空中孤月轮」、李白的「明月出天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这些集体的月亮。

但是,张若虚们也只是把月亮放在皎皎的空中,使它成为集体心中的文化符号,使每个人都能望见。——感叹倒是感叹,只是太远了,仍然难以触及,不像是在我们心里,倒像是在我们头上。

3

我曾在艰难窘迫的时候写过这样两句诗:

很多故事顺流而下
每个木盆,都有一个月亮

落笔以后也是小小得意不绝,顿时忘记了自己——仅仅一个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作为人们在深夜里的共同信仰,未免太远太飘渺,还是不够的;而如果每个人的故事都像一个河上漂泊的木盆,里面都有一个月亮的倒影,这就像是月亮投到了每个人心里,像一盏灯把每个人都分别照亮。

而相比之下,权德舆笔下的月亮又近了一步:「动摇随积水」,都已经不需要木盆了,仿佛所有水到之处,茶杯、水井、池塘、湖面……都有月亮的投放,而且是随着积水的节奏轻轻摇动。

君子讲究以水为心,静观而自敛,月影随积水而动摇,细细想来,简直地因人而谕、因人而予,像一束圣光,所谓「君子不器」是也。

皎洁满天,已经是十分美好的形态,但是还不够,毕竟那只是月亮自己的写照,算不得有情。而「皎洁满晴天」便截然不同:正是晴天,月亮才更加适时地放射光芒。女为悦己者容,月亮何不如此。

于是,「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便勾画出一个时刻陪伴你、晃动每个人内心的、最有情的月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