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一个人的世界史》一个人解读一千人 | 余世存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的世界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史观。书中包含了1000多名世界史人物简介,也就是说有1000多部世界史。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都是不同的,就像《罗生门》一样,如果再多几个人,那么所谓的事实也就更多。

yi-ge-ren-de-shi-jie-shi《一个人的世界史》/ 余世存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6-8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人的世界史》是有关世界人物言行的精华集录。全书用33个专题或观念展现世界史的相关内容,它以平视人物的方式,记录了上至总统国王 下至平民百姓的言行事迹。这样的碎片世界史对普通读者是一大方便,没有意识形态或学术圈子的概念束缚,直取世道人心。它以精练的文字,以一个人内在需求的 33种维度,重新建构和完善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系,展现20世纪世界历史的喧哗与孤独。书末附录字母索引版的1000余位世界史人物简谱,助力读者厘清历 史与人物间自然编织出的事件线索,亦是本书独具匠心之处。正如余世存先生所说:“在编写这本书时,书中千余人,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从未浪费生命和造化赋予 自己的才华,创造出贡献于全人类的文明。”

近半数的世界大师被特定的时代社会妖魔化过,明乎此,当知今天社会的文明状态。本书是徐继畲、林则徐等人“睁眼看世界”之后,百年中国人看世界的细节之大成。

作者简介 · · · · · ·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 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相关书评 · · · · · ·

第一章是写饮食的,每个历史人物对于饮食的看法都不相同,有挑食的,有素食的,有贪食的••••••古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谁要是说自己对吃不感兴趣,那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失去味觉了,二是得了厌食症。在对事物的看法方面,能看出那些历史伟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可爱的一面。之前我对芥川龙之介的看法一直是个迷,看他对人性的理解十分独特,本想到他对饮食不会那么考究,他竟然不喜欢吃姜,而且对食物的名字十分敏感。在吃过生姜蛋糕之后被人告知有生姜,竟然立刻拉肚了,他的心理作用还是战胜了他在创作上无懈可击的意志力。

第二章是写男女的,男男女女,无非是爱情和婚姻。有的婚姻是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有的则是受制于物质。纳粹上台后,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因妻子是犹太人遭到迫害,随之失业。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他,要求丈夫放弃自己,而雅思贝尔斯回答:“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成功者,在面临危难之际,依然不离不弃,遵循内心的声音,理智永远战胜其他情感。如果他当时真的放弃了妻子,那么他的名声会更加糟糕,受伤害的还有他的人品。

我们都认识杜尚,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而当他被问到一生中最好的作品是什么的时候,他回答:“是我度过的美好时光”。对于艺术,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件艺术品,或者是一段音乐之类的。然而在我看来,艺术是一种态度,是人们追求内心真实所想,永不放弃的坚定信仰。把生活过成艺术才不辜负自己,从来不管他人的看法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书中的历史故事太多,每则都很简短,但是每则都映射着一个人的完整人生,一个人的思想是不会被轻易改变的,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并得到它。

注:节选自《33种维度下的20世纪世界史》,作者:Eva七七


对于历史的含义和性质,古今中外的“一家之言”数不胜数,仅略举几条。唐太宗李世民在评论魏征时曾经谓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弗郎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说:“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凡此种种。

其他学科,都不曾像历史这样让人为之着迷,因为一切的学科,终究都要成为历史。一切的人和事也是这样,终究都要成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察看历史的进程,会发现很多有趣到了仿佛如复制般精准的起承转合。历史是有多种面目的,比之人的表情、动作之丰富程度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历史的感知都有所差异。而这一切的一切,也都终究会成为历史。

而余世存集二十年读书思考所成的《一个人的世界史》,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帮助我们“读”历史:都是历史人物的话语,或者处在一定的语境下,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或者一段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事。不同立场不同阵营的历史人物的语言片断,基于各自的思想和认识说出的话,在当时仅仅只是一句话,在今天却足以成为对那个时代或者能够反映那个时代背景的历史的另一类注解。特别是在联系到当今异常活跃的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余世存的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语言片断,非常方便于传播。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读那些大部头的历史著作了,“快餐时代”的人们却依然需要去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你可以不知道余世存是谁,但错过这本书就一定会有点儿可惜。

当读者在《一个人的世界史》这本书中看到,不仅是那些政治家、军事家,还有作家、诗人、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甚至平民百姓……不仅有反映重大历史进程和阶段很多“大人物”的语录,还有很多“小人物”的语录,当时当下,一切尽在其中。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都在这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言行中片断似地呈现出来。不是板着面孔在传播历史,而是仿佛讲故事一般,如同朋友圈中的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即使是一个对历史很难引发兴趣的“局外人”,大概也会情不自禁地迷上这本近500页的微型历史巨著,非得读上两三遍也不舍得放下。

因为,余世存的这本《一个人的世界史》是如此非同凡响。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言行思考,分为了饮食、男女、人生、临终、非命、明鬼、暴言、变异、隔膜、风格、良善、兼济、人论、神伤、修齐、教言、愿言、心智、史景、天下、食货、非攻、食染、意志、应对、逸闻、文苑、武林、修辞、引言、预言、自觉和中外等三十三个部分,正统或者非正统的分类,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1900年代到2000年代间的历史进程宛现其中。吴敬链评价这本书:“这本书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又是新的《国语》,它指向新的国家文明和个人文明。”

譬如这一条:有一次,在一个科幻小说的聚会上,阿西莫夫走近一位美女,摆出他最具体男子汉气概的姿势,问:“你会对一个小混蛋说点什么呢?”美女立即答道:“你好,小混蛋!”——这样的回答,足以让人忍俊不禁,而那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阿西莫夫会作如何反应,大概也不难想象。

譬如这一条:格林斯潘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时,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担心 自己说话过于直白。最后,他终于学会了“美联储的语言”,学会了含糊其辞。他的名言是: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说的话,那你一定是误解了我的意思。——这的确是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譬如这一条:马蒂斯说他和毕加索的区别:“(我和他)像北极和南极一样不同。”——真是一语中的。

譬如这一条:从古巴回来后,西奥多·罗斯福再度进入纽约政界。麦金莱赢得了大选,罗斯福也跟着进了白宫。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出了能其行事作风的名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亦无须再多解释。

譬如这一条:罗慕洛在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时结识了周恩来,会后他的感言是:“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的时候的朋友。”——前后泾渭分明。

……

这就是余世存的《一个人的世界史》。至于这本书到底好不好、究竟有用不,最好还是自己亲自来感受一下吧。

注:节选自《历史也在每一个人的“一家之言”里》,作者:遥远的星空


开始写这本书的书评时,也是我开启一本新的英文书《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阅读当日。我习惯在清晨清醒的时间里读一两章节英文,今早就和爱丽丝开始了奇妙的旅行。看过余世存的《一个人的世界史》之后,感觉自己就如爱丽丝一样,在余世存的20世纪世界史里享受了一次灵魂的奇异之旅。

yi-ge-ren-de-shi-jie-shi-yin-shi【一】 一本解读20世纪世界史的微信书

最初对余世存的了解,是因为他的《重建生活》,他说:”记得鲁迅曾坚定地说,我在生活,我存在着。然而,又有多少人关心生活和存在呢?”我们几乎每天怀揣梦想,但又有多少人放弃了理性、良知、公正、人的自由和尊严,踏了一条永不复归的路,或许我也一直是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对于这一点有着小小的共鸣,后来他的《非常道》影响很大,再到《大民小国》,这些研究大多跟历史有关。而在他的笔下,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读来趣味横生。而这本《一个人的世界史》,更是凝聚了他20年读书的所思所想,集1000多世界史人物精彩语录,可以说这是20世纪世界史的微信书。

【二】 33个维度,1000多人物言行的精华录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这本《一个人的世界史》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帮助我们“读”历史:书中涉及1000多人,33个专题。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或者一段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事,他们都是历史人物的话语,或者仅是一定的语境。他们是20世纪里的政治家、军事家、作家、哲学家、艺术家……,可以说这些人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这本书,不但有反映重大历史进程和阶段很多“大人物”的语录,还有很多普通的“小人物”的语录,33个维度,从不同方面记录了这些历史人物的思考言行,分为饮食、男女、人生、临终、非命、明鬼、暴言、变异、隔膜、风格、良善、兼济、人论、神伤、修齐、教言、愿言、心智、史景、天下、食货、非攻、食染、意志、应对、逸闻、文苑、武林、修辞、引言、预言、自觉和中外等三十三个部分,这样的碎片世界史给普通读者提供了方便,你可以随时阅读,随时放下,每一次拿起相信你定有收获。这么大量的整理和编著,为余先生点赞。

【三】四个专题——深爱,鉴定完毕

这本书不仅人物数量多,内容也是涉猎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余世存在文章结构上下了番功夫,不同于以往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他是个讲段子的高手,而且讲的还挺“八卦”,所以,这本接近500页的书,看起来一点不感觉累,读上几遍也不会厌倦。
同时,书里很多分类都是跟我们生活相关,而不是跟宏大叙事相关。前四章,分别为《饮食第一》《男女第二》《人生第三》《临终第四》,可以说,仅这四章节,就道尽了人的一生。所以说,不能不爱,就是这个理儿。他说:“我把这四章一理清楚,整个书的框架就都有了,它是从个人的关怀出发,来看待人类的文明,不仅有小细节,也有大事件。”他说我们不但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大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个人生活的小悲喜。

他们是如此令人记忆深刻,富有哲理,浪漫唯美,又忍俊不禁——

★饮食篇:巴顿将军喝了刷锅水、希区柯克对烤酥饼的紧张、罗斯福第四次连任如吃同样的“三明治”的故事。

★男女篇:诗人里尔克给女作家莎乐美的情诗:“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唯有你……”
演员茅德·冈小姐给叶芝的信:“昨天晚上11点一刻,我穿上了你身体和思想的外衣,渴望着来到你的身旁。”叶芝将这封信粘在了笔记本上。泰戈尔的女友安娜:“诗人,我想,假如我躺在临终的床榻上,你的歌声也能使我起死回生。”

★人生篇:海德格尔讲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只用了一句话:“他出生,他工作,他死去。”
尼克松引用莎士比亚的话:“有人生来伟大,有人变得伟大,有人的伟大是别人强加给他的。”黑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宁愿当个怪人,流浪者度过半生,也不愿牺牲心灵,当一个尽职尽责的绅士。”

★临终篇:维多利亚女王,终年82岁,她的名言“看见继而信仰。”
罗曼·罗兰,享年78岁。“让我们把窗子打开,让我们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
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有人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吴敬链评价这本书:“这本书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又是新的《国语》,它指向新的国家文明和个人文明。”

【四】灵魂的深度阅读

杜尚避免了一切对生命可能构成束缚的东西,其中包括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职业、地位、财富和家庭。他在晚年总结说:“我有幸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生不必拥有太多的东西,妻子、孩子、房子、车子,这些东西全都让人操心不已,人生沉重不堪。我一生总是轻装,不带任何负担,连计划打算亦是没有,那些也是负担。我只是随心任性地活着,所以我活得实在是很幸福。”
居里夫人的年薪增至4 万法郎时,照样“大方”。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甘地说:“让他人受苦就是折磨自己。当我们举起手来,可以殴打别人,也可以为他擦去眼泪。”
好的作品,必须具备纯真和自然,且有悲悯。好的作品,也一定是有灵魂的,如空谷幽兰,又行云流水,这是我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了。本书可以说作者收录的大部分的言行足证他们在努力安顿世道人心,在兼济天下,人性中“善良天使”越来越闪光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福利。余世存后记中也说:“我之愿意向读者朋友贡献本书,希望人们在生活中,在生命的自我完善之路上,可以有一些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路标、基石。我们的确需要再寻求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和文史共识,这也是我们个人和整体走向完善的道路。

【五】不足与小完美

整本书可以说是小完美,以独特的方式,节制的语言,客观真实书写了20世纪历史精华,这是一个人的世界史,也是一笔珍贵的文明财富。书的排版和装帧雅致、简洁,内赠的百年世界政治、人文地图更是锦上添花。
不足之处:序言和后记的字体实在小的可怜,可能考虑到页数吧,不过,这两部分本来就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多几页又何妨呢?还有后面的人名索引实在是太多页了,这一部分其实可以字体小一点儿,个人观点。
总之,书不错,五星推荐。

注:文 | 咩叭,选自《一个人解读一千人》的书评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