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的作品中,纸鸢一般自由的幻想无不以科学为牵线,堆砌成智慧的骈散。整部小说如同串珠一样,将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与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凡尔纳准确而不失优美的语言,铢积锱累,造就了这一部精彩异常的万里海底之旅。

  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好书,它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阿隆纳斯先生,一为鱼叉手尼德师傅和仆人康塞尔三人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被请到了“林肯”号船上。这艘船与“海怪”进行了十分激烈的搏斗,“林肯”号发生了震荡,而这三位主人公便掉进了大海中。他们又爬到了船上——“鹦鹉螺”号上,接下来被“抓”到了船中,“鹦鹉螺”船长热情的招待他们,他们也和船长一起,经历了在海底的“旅行”,其中大都是一些可怕的场面。最后,他们都逃走了,但是又遇到了北冰洋大风暴漩涡,幸运的是,他们活了下来。他们共在船上生活了十个月,走过了两万里,本书也以此为题目。

《海底两万里(插图本)》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描写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 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细晓豹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作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彤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在引人人胜的故事和精彩的海底景观描写中,蕴蓄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作者信息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终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学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但凡尔纳的小说中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是一个爱国者(法国人最好)、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某些作品中表现出无秩序者),最后还是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缔造宇宙帝国的欲望)。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但总的来说,凡尔纳的尝试仍然是伟大的。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我们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尔纳的未来世界

第一次知道儒勒•凡尔纳,恐怕要追溯到我12岁的时候,大概是1985年夏天的一个暑假。我在家里的书厨里找到他的一本上下册的著作,正是《海底两万里》,然后是以每年一次的必读方式反复翻阅,直到数年后找到他的第二本《神秘岛》,还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再然后,他的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我收罗阅读的对象。但是,印象最深的还得是他三部曲的这几本。
   《海底两万里》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讲的是法国教授阿龙纳斯和仆人康赛尔及加拿大捕鲸手尼德兰在追捕“神秘怪物”的时候被撞落海,逃到这“怪物”的背上,才发现原来所谓的怪物是一艘钢铁制成的潜艇。而后,潜艇的神秘主人尼摩船长扣押了三人,带他们走上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海底近两万里的奇妙旅行。
   抛去那些神秘的海底森林、采珠场、海底峡谷、沉船、巨型章鱼,只是“鹦鹉螺号”的全部供给只靠海洋就让人眼热向往。比如,衣物、纸张靠海底植物纤维,墨水用乌贼的墨囊,电力靠提取海水里的钠制成大功率电池……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惊人。要知道,在当时第一艘靠电力的潜艇是在小说出版后的近二十年才真正出现。也就是说,他所有的描述都走到了时代的前面。也不知道科学家是不是靠他的想象力产生的灵感?反正,很多国内的科学家就曾经表示,是看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才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的,可见,他的小说影响力有多么巨大!
   我对儒勒•凡尔纳的敬仰还在于他的正义。据说,当时在《海底两万里》完成后,他和主编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辩——尼摩船长的身份。儒勒•凡尔纳坚持“尼摩”船长是波兰后裔,因为当时的波兰轰轰烈烈的反侵略战争牵动着全世界。(波兰在德国侵略中,在当时的俄国敦促下,举行大规模的举国反抗。然而,俄国却出尔反尔拒绝出兵援助,甚至连其他国家增援的飞机都不允许停靠补给。结果导致波兰的反抗惨烈失败,军民尸横遍野,几近灭绝。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正义人士包括作者的强烈愤慨)在本书中,尼摩船长唯一与大陆的联系,就是将海底的珍宝捐献给世界各地进行正义反抗组织。这也表明了作者对待波兰事件的愤慨心情。但是,在主编不想介入这一敏感事件的坚持下,“尼摩船长”在第三部小说《神秘岛》中才披露了他的身份——“印度达卡王子”。
   但是,无论如何,尼摩船长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是何身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代表了一种孤独的正义,反抗侵略的象征性人物。在《神秘岛》中,这位让人崇敬的船长,在救出流落荒岛的人们以后,孤独地与他的“动中之动——鹦鹉螺号”埋葬在“林肯岛”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之下……每每看到这里,都让人唏嘘不已。
   重回这部小说,感慨良多,这本印刷精良的插图版《海底两万里》又重新来到我的身边,虽然译文名字有了些许改变,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观感,知识丰富的教授阿罗纳克斯、忠实爱分类的仆人孔塞依伊和暴躁勇敢善良可爱的加拿大捕鲸手内德•兰德,还有让人向往的睿智的“尼摩”船长,皆让人回味无穷无尽。
   在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斥着一种不屈不挠地精神,无论在何种困难和不可能中,都会有依靠科学和毅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我一直认为是超越了科幻小说的这一层次,它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动力,对人,对科学,对社会的进步,都有一定地影响。所以,我推荐大家有机会多看看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当然,由于社会局限性,他的一些蔑视种族和黑人,对人等级划分的一些言论就撇开吧。

仇恨,孤独,欢乐!

   这是我拜读的第一部凡尔纳的科幻著作,最初读的时候只是忘情于激烈的战斗,曼妙的海底,并没有在船长个人身上下功夫,换句话说,那时我只理解了情节却忽视了背景和内涵。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重读次数最多的著作,甚至高过我大力推崇的《小王子》,随着阅历的加深和对于哲学思想的粗浅的理解,我开始研究尼莫船长的意志。
  
   很明显,船长是为了复仇。这种仇恨成为了鹦鹉螺号的“动力”。而尼莫船长的海底航行所代表的应该是旅者的孤独,孤独依托着旅行这种形式才能被人所感觉和理解,但是,孤独本身并不是来自于旅行。最后,船长的复仇,复仇是杀戮,这种杀戮所带来的是痛苦,但是痛苦中有着欢乐!
  
   我也是一个驴者,但是,在最初的旅行的过程中我所感受到的孤独并不像“描述”的那么多,这应该是因为那时的我在一个时代中并不觉得孤独,也就是说那时的我能够适应那时的时代。
   而后的阅读与思考是我渐渐的与这个“愚人时代”脱离,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一种对于周遭甚至是朋友的蔑视缓缓滋长,最终升级为“仇恨”。但是我不能“恨”我的朋友,我只能觉得彻底的孤独。旅行是“为孤独寻找借口”的最佳方式。
  
   在这里,尼莫船长的旅行是孤独的,但是这种孤独为他带来了欢乐。一方面,这样的孤独让一个人去阅读,去思考,因为思考是对付孤独的最佳武器,思考一个问题,首先将自己领入困惑,而后从困惑中走出,这是难得的享受;另一方面,这样的孤独可以灌溉“仇恨”,于是在复仇的时候一种激情和压抑了很久的欲望得到释放,于是,意志得到了精神上的贯彻,这是贯彻意志的快乐。

下载地址

微盘下载(含四种格式):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电子书下载(四种格式txt,mobi,pdf,umd)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