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 wait; the time will never be 'just right.' Start where you stand, and work with whatever tools you may have at your command, and better tools will be found as you go along.

- George Herbert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玉岭的叹息(重见玉岭)》

  第一次读陈舜臣的《再见玉岭》已是很多年前了,当时对小说中爱的感动与美的陶醉都让人回味。如今同样是“为爱献身”题材的《嫌疑犯X的献身》,多年后多年后还能留下鲜明的记忆,我不知道,但我想至少不会不时拿出来,在不同的境遇下,一遍遍的重读了。
  读推理文学的朋友都很熟悉日本推理协会奖,此奖一年颁给两部小说是属罕见,更罕见的是,这两部推理长篇竟处在同一人之手——台湾一日本作家陈舜臣。原因似乎是说,评委们都觉得《再见玉岭》太出色了,一定要得奖,但看过此书的朋友一定明白,书中内容多多少少会令保持着日本民族自尊的人,心中不快。于是呢,选了偏向日本的《孔雀之道》来平衡一下。其实1970年第45届日本推理协会奖的亮点就在《再见玉岭》,这张一部发生在抗日战争末期,也是主人公入江青春岁月中,重山峻岭间的爱与美的浪漫传说。
  纵观推理文学史,有没有一部作品是为杀人犯的预谋行凶大唱赞歌的,至少这部作品就是。
  给没看的朋友先简单说一下故事:抗战末期日本青年的艺术史学者入江,在战火硝烟中来到中国南方的玉岭地区寻访山中梁代遗留下的石刻大佛。无意间卷入了多方博弈的转轮与阴谋当中。同时,也结识了美丽少女映翔,并最终陷入了由古老传说与现世悲歌所构建出的,爱与美的梦幻当中。当然,陷入其中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决壁上点朱唇的少女,还有若隐若现的游击队长,还有正在一锤一斧雕凿大佛的青年才俊,还有个个时间点上很多很多听见美看见美的人生过客,和如我般一遍遍翻读这本书的广大读者。
  首先,这本书里的亮点是两个古代故事与现实故事组成的多重结构。这有点像现在很多推理小说都在用的“作中作”。故事影响现实中人的判断与情绪,现实中人又根据现实的情况来重建解读故事中人的心境与动机。三个故事的起点都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恋,但因为具体背景和各自女主角的性格,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直到整本小说的最后,25年后,主人公重回玉岭,才终于完成了现实故事,也同时让这三个故事相映生辉,瞬间迸发出了叙事文学特有的层次美。
  小说中也有很直接的美学冲击,最突出的就是“点朱”。遥想在那个颠沛流离,人人不知路往何方的灰色年代里,在那个充满了悲哀与无奈,希望与失望的大佛上,率性的青春少女为佛唇点上那抹朱红,立刻传越了时空,鲜明地留在了读者的脑海里。那抹朱红是鲜活的,生动的,跳耀着,却有凝聚在历史里,千年万年不曾退色。
  书中对“雕佛者”的心理分析也是很吸引人的。从一种简单的做事情,变化到爱,最后是信仰。让人体会到对美的向往最后一定会升华,能够突破自我意识,控制人的思想,影响行为,超越到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这点日本很多文学作,比如《金阁寺》,都有这种倾向。
  对于一部“推理小说”,谜团和悬念自是必不可少,《再见玉岭》很巧明地把一幢幢的预谋杀人融汇到了书中人物对爱对美的不同见解当中。都是热血男儿,都愿意为了心中的爱与美,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甚至是背叛自己。但决心有大小,方法个不同。作者没给读者反复斟酌的机会,书中用很简单明了的字句,一刀麾下,斩断了纠结在读者和主人公心中的戈耳迪之结。
  至于书中那些谋杀诡计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主人公多少年来不曾忘却的,遗落在青春岁月里的,关于爱关于美关于梦的回忆,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吗。发现内心变化是的悸动,和心上人初次交谈时的颤抖,梦醒时的自责和留恋,挥别时的不舍和无奈,情情景景似曾相识。
  看《再见玉岭》,就是在书中人一起反复品读过往。多少的爱与美,埋藏在岁月的重山峻岭当中。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又名《重见玉岭》,是日本推理大家陈舜臣代表作之一,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作品。作品巧妙地在时空交错中演绎古今与中外三个追求爱情的故事,延续陈舜臣一贯的儒雅文风,呈现其推理写作的深厚功力。

菟原少女,日本古代佳人。两个青年为迎娶她而相互较量射艺,一人射中水鸟的头,一人射中尾巴,不知如何是好的她只好选择自尽。

朱少凤,南朝梁武帝时江南名媛。石能与包选两位青年才俊为能娶到她而比赛雕刻石佛,最后却在阴谋与爱情中双双毙命。

李映翔,抗战时期勇敢的少女。日本青年学者入江与抗战游击队队长卧龙投入了这场关乎国家、爱情的较量。究竟,芳心何归?结局,让人不胜意外和唏嘘。

作品古今交错,荡气回肠,令人低回辗转。

名家评价

事实上将爱情作为推理的题材,曾是推理小说史上的禁忌,而在这部作品中,恋爱、犯罪以及背景(时代与风景)浑然一体,爱情升华为神秘的罗曼史,芳香扑鼻——这种评价并不夸张。

——新保博久

其作品中经受政治变动及颠沛流离的人物形象颇具魅力,展现了不断变化的时代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日本作家所没有的洒脱和奔放的风格。

——大佛次郎

一部小说之所以深刻,并非一定写尽了人世百态,也不一定是真实的故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以中国为背景来创作,陈舜臣是推理小说领域内无可代替的第一人。

——稻畑耕一郎

下载地址

玉岭的叹息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