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4 年 11 月

书单 | 追忆80年代读书盛宴的11部丛书

物欲横流的今天,书香已远去,思考已是一种奢侈。于是,只留那些以书为伴的人,以一种怀旧的情绪,追忆着还没流远的上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以读书为时尚的年代。“文革”结束,干枯的思想等待着甘露的滋润,不成熟的思考也在不断地跳动。而出版界的繁荣使得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读书人的一场盛宴。当时大量不同风格的丛书的出版,把一场新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些丛书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

即使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坚强、很乐观,但我们可能都有一件很难释怀的心事,或是迟迟忘不了的人。看这本书里关于以前伤害的章节,我想到了我怀孕的时候,有次在豆瓣上,有人在我的文章下面回复,骂我精神分裂,说我注册了五百个马甲,三观有问题,人品不好等等。我当时气的肚子疼,去了医院,很长时间都心情不好。
  
读这本书看到作者写的“先原谅自己之后,也许你才能明白,生命即使会带来很多擦伤、痛苦,却也都只是一段过程,一段引领你抵达现在的路程。而现在的你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被过去牵绊,才能看见当下的风景。有许多伤害本来就是一次性的,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允许、你的执念,它才能像把锯子,不断地在你心上拉扯,而紧紧抓着那把锯子不放的人,其实是你自己。”我突然就释怀了,他骂完了我,可能就忘了,而我每次想起这事都恶心,都心塞,这不给自己添堵吗?!
  
我经常收到很多姑娘的豆油,问我忘不了前任怎么办?这本书里就有关于这件事的建议“也许过去总有许多让人留恋之处,然而它们并不会因为你的不放手,而有任何改变,相反的,它们还会绊住你前进的脚步。”
  
相信大家都有过嫉妒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我嫉妒的人不是别人,是特立独行的猫。我俩是朋友,我有段时间一直想,为什么她做什么都能做那么好,豆瓣账户那么多人关注,微博那么多人互动,就连建个扎堆,她都做的那么好,那么多人应征管理员,我甚至有隐隐的嫉妒。
  
这本书对嫉妒的分析很让我受益“嫉妒不只是单纯地对一个人厌恶,背后代表的意义是,你对于自身匮乏的恐惧。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不是光凭努力就能够得到的,你已经竭尽全力还是落空,反观有人什么也不用做,就拥有你最想要的东西。你像一个彻底的输家,比赛尚未开始就惨败的输家。这种感觉非常沮丧,也让人无力。由于你明知再努力也未必会有结果,所以你一直无法摆脱嫉妒的心情,在那个当下,别人的微笑看起来都像嘲笑,温暖的关心也会被你视为挖苦的揶揄,你像戴上一副特效眼镜,看到的人事物都变得丑恶,全都在针对你,让你难受。你越痛苦,就越无法放下嫉妒的情绪。因为你将感觉自己有的越来越少,别人拥有的却越来越多,那副特效眼镜已经拔不下来,甚至已经黏附在你的眼角膜上,让你所见所闻都是让自己痛苦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你是个无可救药的输家。
  
嫉妒,让你一直记挂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让你忘记了自己拥有什么。其实,不只你会嫉妒,别人也会嫉妒,而你没发现的是,或许在你身上,也有很多让他人嫉妒的特质。在别人眼中,你可能也是个得天独厚的赢家。”
  
看完这段,我突然不嫉妒星爷了,闺女坐在我膝头,我看着书,上着豆瓣,天一黑准备睡觉了,星爷半夜还给我改稿子呢!我真是太幸福了!!希望星爷看见这篇书评,别抽我!!

映射美国社会的18本小说

就美国的200余年建国史来看,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映射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文学家们用艺术的言语叙述着美国普通人在寻求自身发展所做的难置可否的行为和不屈的抗争胆气,有些使人同情,也有令人唏嘘的。即使在现代,这些文学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依旧具有现实意义,反省自身,不知年年岁岁人是真的不同了吗?——荐书堂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人的想象力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最强大的。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在你的脑海中,你早就和他/她过完了一辈子。”

这些书影响了王石的一生

这些年,人们总爱将王石和“登山”画上等号。殊不知这位商业大佬除了喜欢征服世界高峰,更偏爱看书、评书。王石在某次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做为万科的创始人,之所以没有被急剧变化的市场所抛弃,不是因为年轻,而是不断读书、学习,适应市场大潮变化的结果。可见王石本人对读书的重视。不但如此,作为一位读者,他更是常常在各个场合向朋友、员工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