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is of no value unless you put it into practice.

- Anton Chekhov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第三次浪潮 (The Third Wave)

《第三次浪潮》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出版之际,随即引起全球热评,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南。本书阐述了由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趋势。托夫勒认为,人类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文明的洗礼:第一次是农业革命,人类就此从原始渔猎时代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并历经千年,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随后,人类社会历时300年摧毁了落后的第一次浪潮文明,并在“二战”后10年迎来了第二次浪潮的顶峰。

第二次浪潮文明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使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应运而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学校及大公司三者形成了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核心社会结构。

然而,一股崭新的文明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了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仅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准来衡量,精神文化的富足也成为重要指标。这就是第三次浪潮。它鼓励个性,培养人类崭新的社会性格;它提倡发展全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偏执的观念。 “第三次浪潮文明”是设计未来社会的一张蓝图,其立足点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核心观点。本书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读者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社会变革画卷,对中国人的思维冲击可谓影响至今。如今,托夫勒笔下的信息革命早已席卷全球,“第三次浪潮”也演化为一种思维框架,帮我们站在未来先驱的肩膀上,理智、宏观地看待这个变化的世界。

前言

我们每天翻开报纸,头条新闻令人触目惊心:恐怖分子挟持人质,大玩死亡游戏;谣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货币市场风声鹤唳;大使馆火光冲天,冲锋队四处救援;最能表现人心向背的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银行业摇摇欲坠;通货膨胀犹如脱缰野马;各国政府运作陷于瘫痪,无计可施。

面对此情此景,悲观主义者唱起末日之歌,虔诚之士在街头大声吆喝“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而专家学者则宣称所有的趋势均指向一场浩劫。

本书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

从这个观点来看,世界并没有失常,事实上,在这些看似没有道理的事件背后,存在着一个耸人听闻却让人满怀希望的模式。本书所讨论的就是这一模式和这份希望。

本书是献给那些认为人类的故事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才刚刚开始的人的。

一阵强劲的浪潮正席卷今日大半个世界,创造出奇异的新环境,人们在其中工作、娱乐、结婚、生儿育女、退休。在这个艰难的时代,商人要逆泳于易变的经济波涛,从政者眼睁睁地看着民意调查结果上下波动,大学、医院和其他机构绞尽脑汁应对通货膨胀。价值体系瓦解崩溃,一向被视为“救生艇”的家庭、教堂、政府,如今备受谴责。

我们可以把这些剧变视为代表不安、破裂、灾害的孤立事件,但如果我们退后一步,看得远一点儿,就会发现向来被我们忽略的一些事情变得异常清晰。

首先,当前的许多变化都不是孤立事件,也不是偶发事件,如核心家庭的瓦解、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流行热和有线电视的风行、弹性工作时间和新的福利制度的普及、从加拿大魁北克到法国科西嘉岛的分裂主义等。乍一看,这些都是孤立的事件,事实上正好相反,这些事件和其他许多看似不相干的事件与潮流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大现象的片段。这个大现象就是:工业主义灭亡,新文明崛起。

如果我们把上述事件视为孤立的变化,不去深入思索其意义,就无法设想出连贯、有效的应对方法。我们个人的决策不是漫无目的就是虎头蛇尾的。政府当局在危机和决策失误间摇摆不定,没有计划、没有希望、没有见识,就这样步履蹒跚地走向未来。

我们缺乏系统化的架构以了解今日世界的权力冲突,就像一艘被卷入风暴的船只,企图不借助罗盘和航海图,航行于危险的暗礁之间。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已经被埋在碎片化的数据和无关痛痒的分析之下,因此,综合处理事情的能力已不可或缺。

本书是一本庞大的综合之作,书中将叙述我们许多人历经的旧文明,并详细地介绍闯入我们生活的新文明。

这一新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们此前所有的假设都将遭到挑战。旧的思维方式、旧的公式、旧的教条、旧的意识形态,不论以往多么受到推崇、多么妙用无穷,都不再是真理了。新的价值观、新科技、新的地域政治关系、新的生活形态和联络方式出现,这个世界就从这些新事物中迅速浮现出来,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全新的观念、推理、分类和概念。我们不能把初生的明日世界硬塞入昨日的老式鸽笼中,传统的心态和想法已经不再适用了。

当这个奇异的新文明在字里行间缓缓展现时,我们会有理由向今日弥漫各地的悲观主义发起挑战。利益至上和自我放纵已影响社会文化十几年,这不禁令人感到绝望。本书认定,绝望不仅是一种错误的态度[英国科学家、作家C. P. 斯诺(C. P. Snow)如此认为,我也认同并重申这一点],而且是毫无根据的。

我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我们不必多费笔墨来描写眼前所存在的危险,包括核武器的杀伤力、生态遭遇的破坏、种族冲突、区域性暴力。战争、经济崩溃、大规模的科技灾害,都可能无情地改写未来。

然而,我们也发现许多新态势的崛起,比如能源形态的改变促使新的家庭生活方式产生,制造方法的改良促使DIY(自己动手制作)运动流行起来。这时,我们会突然发现,给今日世界带来大灾害的因素,也正给我们带来良机。

本书将介绍这些良机。在毁坏和衰败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惊人的迹象,表明生命仍在出生和成长。在本书中,我清晰地表达了我的看法:只要运用智慧,加上少许的运气,新生的文明就会比我们以往熟知的一切更为健全、明理、持久、高尚,也更民主。

如果本书的论据无误,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乐观面对未来,尽管眼前这几年仍将风雨飘摇、危机重重。

在我创作本书之际,许多前来参加我的演讲会的听众一再问我,这本书和我早先写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 ) [1] 有什么不同。

作者和读者在同一本书中从来不会看到相同的事物。我认为本书的形式和重点都与《未来的冲击》完全不同。首先,本书包含一个更大的时间跨度,囊括过去和未来,比较有规律可循,其结构也与《未来的冲击》不同。(聪明的读者会发现本书的结构反映出其中心意象——浪潮的冲击。)

其次,这两本书本质上的差异更加明显。《未来的冲击》呼吁人们进行某种改变,强调个人和社会的改变成本;而本书则关注适应的困难,强调不迅速改变某些事物将付出的等额代价。

最后,在《未来的冲击》中,我曾提及“未来的早产”,我当时并无意以任何广泛或系统化的方式来勾画新兴的未来社会。该书的重点在于变化的过程,而不在于变化的方向。

本书的角度正好相反,不看重变化速度,而着眼于变化引领我们去的方向。也就是说,《未来的冲击》比较偏重过程,本书比较偏重结构。基于上述理由,这两本书的设计是互相配合的,不是作为正续篇,而是同属一个整体的互补。两本书各不相同,但是互相观照。

创作本书这样大规模的综合工作,简化、概括、归纳乃是必需的,否则不可能在一本书中囊括这么多论点。当然,有些历史学家会斟酌本书将文明分成三个阶段的做法——这三个阶段是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新兴的第三次浪潮阶段。

我们可以轻易指出,农业文明包含许多相当不同的文化,工业制度本身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当然可以将过去(和未来)分成许多不同的阶段,但是这样做,我们会在混乱的分支阶段中找不到主干阶段的踪影。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图书馆而不是一本书来涵盖同样的领域。就目的而言,简单的区分虽然粗糙,但比较有用。

本书规模庞大,需要我采取其他的表述方式来便于阐述。因此,我偶尔会把文明人格化,说第一次浪潮文明或第二次浪潮文明“做”了这事或那事。当然,我知道,读者也知道,文明不会做任何事,做事的是人,但是偶尔把这事或那事归因于文明,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同理,聪明的读者都知道,无论是历史学家、未来学家、规划师、占星学家还是布道家,都无法知晓未来。当我说某事“将会”发生时,假设的是读者会斟酌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否则本书中将会夹杂太多不堪卒读的保留条件。而且,对社会现象的预测,不论使用多少计算机资料,都绝不可能避免主观的价值判断,也都不可能是绝对科学的。本书并不是客观的预测,也不冒充科学实证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表示本书中的观点反复无常、不成体系。事实上,读者会发现本书是根据大量资料,基于一个文明与人类关系的准系统模式创作而成的。

本书利用“科技领域”“社会领域”“信息领域”“权力领域”等名词来描述一个垂死的工业文明,并试图揭露这些领域如何在今日世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书中还试图展示这些领域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生物领域”和“心理领域”的关系。“心理领域”是心理与个人关系的结构,外在世界的变化通过这些结构可以影响我们最私密的个人生活。

本书认为,文明也经历了某些过程和利用了某些原则,发展出自身的“超意识形态”,以解释现实,辩护其存在。

一旦了解了这些过程和原则如何互相作用,如何彼此转换,触发强大的变革浪潮,我们就会对冲击当前生活的巨大变化浪潮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书最大的意象,就是已经昭然若揭的变化中的冲击浪潮。“浪潮”这一形象并不是我独创的。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他的《文明的进程》(The Civilizing Process )一书中提及“几个世纪以来进步整合的浪潮”。1837年,曾有一位作家以一连串的浪潮来形容美国西部人的定居过程:首先是拓荒者;其次是农民;最后是商业团体,即迁移而来的“第三次浪潮”。1893年,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在他的经典之作《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 )中也使用了同样的比喻,因此,浪潮的意象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它在今日文明变化中的意义。

本书中这一意象的应用确实非常有帮助。浪潮的观念不仅是组织众多不同资料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汹涌的变化浪潮。当我们应用浪潮之意象时,许多混淆的观念都变得清晰了,而熟悉的事物往往在耀眼的强光下显现出来。

自我从变化浪潮的观点来思考,想到浪潮冲击又重叠,造成我们周围的冲突和压力,我对变化的观念就完全改变了。在各个领域,从教育、健康到科技,从个人生活到政治,我们都可以分辨出哪些只是工业时代延伸的表面革新,哪些是真正的改革。

然而,即使是最有力的意象也只能传达部分真理,任何意象都无法描绘全局,因此没有一种现在观(更不用说未来观了)是完备和确定的。我在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候,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以为自己握有一切的答案,但是,我很快就了解到我的“答案”不仅褊狭、片面,而且落伍,并逐渐懂得提出正确的问题比获得错误问题的正确答案更为重要。

我希望本书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出许多新鲜的问题。

没有一种知识是完备的,也没有一种比喻能涵盖一切,这种认识本身是非常合乎人情的。一位批评家曾说:“问大问题可能会走上岔路,可是噤口不问又扼杀了知识的命脉。”

在这个变化万端的时代,个人的生活被撕裂了,社会秩序荡然无存,崭新的生活方式正从地平线浮起,探问人类前途这个宏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出于求知的好奇心,更是生死存亡的抉择。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已经参与了反抗或者创新文明的活动。我希望本书可以帮助每个人知其所选择。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文•托夫勒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社会思想家,被誉为“后工业化时代大师”。他曾任罗素•赛奇基金会特约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特聘教授、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研究员、IBM等跨国企业顾问,从事未来价值体系及社会走向的研究。

1970—1990年,托夫勒分别出版《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思潮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托夫勒是洞察到现代科技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先驱。他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解读现在,用蕴含着未来玄机的现象寻求对未来的理解,为读者描绘一幅新的现实世界的示意图。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