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time to remember that old wisdom our soldiers will never forget: that whether we are black or brown or white, we all bleed the same red blood of patriots, we all enjoy the same glorious freedoms, and we all salute the same great American Flag.

- Donald Trump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玫瑰的名字(含英文版)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玫瑰的名字》讲述一个发生在意大利中世纪修道院的神秘故事。方济会士威廉与弟子阿德索前往意大利北部山区的一所修道院,执行调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宗纷争的任务。以精于推理驰名的威廉修士受修道院长的委托,调查修道院中的一起命案。但随后死亡事件发展为一系列的连环杀人事件,并且牵涉到修道院中隐藏的一个大秘密……《玫瑰的名字》能深深扣住读者的心,所以自出版以来在欧美文坛引起空前的震撼,是既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小说巨作!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玫瑰的名字》是中世纪用来表明含有象征意义的词汇,故事亦以一所中世纪修道院为背景。原本就已被异端的怀疑和僧侣的个人私欲弄得乌烟瘴气的寺院,却又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死亡事件。一个博学多闻的圣方济格教士负责调查真相,却被卷入恐怖的犯罪中……《玫瑰的名字》是一部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政治学、历史学、犯罪学,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叙述才能。

当代符号学大师、小说家翁贝托•埃科轰动世界的成名作席卷欧美各地的畅销书排行榜,总销量超过一千六百万册。上海译文联手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专家沈萼梅教授首次隆重推出直接从意大利文完整翻译的权威中文版本。《玫瑰的名字》是埃科的第一本小说,1980年甫一问世,迅速赢得各界一致好评,荣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的美第奇文学奖,并席卷了世界各地的畅销书排行榜,被译成35种语言,至今总销量超过1600万册。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意大利中世纪修道院的神秘故事。方济各会修士威廉与弟子阿德索前往该修道院,执行调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纷争的任务。以精于推理驰名的威廉修士受修道院院长的委托,调查修道院中的一起命案,但随后死亡事件发展为一系列的连环杀人事件,并且牵涉到修道院中隐藏的一个大秘密。

《玫瑰的名字》是作为通俗小说来写的,但埃科在书中表达了丰富的主题,同时还涉及大量的历史知识,阅读起来并不轻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认为,“《玫瑰的名字》中,有中世纪阴森恐怖的修道院,有迷宫,有禁书,威廉师徒的破案还要用到许多和宗教、符号、隐喻、神秘主义等等的知识。这些对于作为符号学家的埃科来说,正是他的专业优势。”背景知识的繁复,并没有妨碍本书成为一本畅销小说。在欧洲,众多埃科迷和有教养的读者到了“人手必备一册”的程度。在推理文学大国日本,此书甚至被选为“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创设20年以来总评榜第一名。书中细节成为无数后人进行小说研究和创作模仿的对象,小说还被大导演让-雅克·阿诺改编为同名电影,由首任“007”肖恩·康纳利扮演威廉。堪称前沿阅读风向标的香港知名媒体人梁文道认为,《玫瑰的名字》是密码型推理小说的始祖,这样真正了不起的著作,“好看的地方是在于它中间那个解谜的过程,而不在于最后这个秘密是什么。”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玫瑰的名字》并不陌生。该书在国内曾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87年重庆出版社版、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版,以及2001年作家出版社版。这三个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了埃科及其作品,但由于它们都出自英文版,并不能满足读者了解原作风貌的需求。上海译文新版《玫瑰的名字》邀请了国内权威意大利文学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沈萼梅和刘锡荣两位教授从原文直译,把过去译错的专有名词、大段删而未译的拉丁文引文恢复了本来面目,忠实完整地再现这部世界小说史和推理文学史上双重经典的魅力,于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外,更全面展现埃科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叙述才能。

[意]翁贝托·埃科,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男,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2016年2月19日,安伯托·艾柯在米兰家中去世,享年84岁。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