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who learns must suffer. And even in our sleep pain that cannot forget falls drop by drop upon the heart, and in our own despair, against our will, comes wisdom to us by the awful grace of God.

- Aeschylus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塞拉菲尼抄本 (Luigi Serafini Codex Seraphinianus)

《塞拉菲尼抄本》创作于1976年至1978年,并于1981年首次出版。2014年上市的中国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参与了全球合印计划,由意大利原厂印刷,原装限量进口3000本。

在罗马某座危楼顶层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创作了这部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这部巨作被列为“十大神秘天书”之首。而这位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的作者也被冠以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多个称谓。

塞拉菲尼以千余幅精妙绝伦的手绘插图,以及他独创的、无法识别的语言和书写系统,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异次元世界:小至奇特的动、植物,大至文化与城市建筑,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想象力恣意纵横,令人脑洞大开。

促成这本手稿得以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出版商曾评价:这本书堪称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一。卡尔维诺生前曾为本书写下长篇推荐序,他曾写道:“塞拉菲尼的语言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它将要唤醒的是一个其内在语法完全颠覆的世界。”

尽管书中的文字至今无人能解,但读者可以借此摆脱文字和语法的束缚,像尚未识字的孩童一样,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在这些漫无边际的想象中,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这正是《塞拉菲尼抄本》神奇与伟大之处。

其实知道这本书是在一年之前的某个晚上。下意识地刷微博,刷出了一家主流媒体官微发出的图片。转发数已达1万多次,在微博日趋式微的当时,这个转发数已经很惊人。于是好奇地点开图片看,边看边想,写这本书的人(这里的动词应该用“画”更准确)一定是个死了很多年的老家伙。就像达·芬奇手稿,每次看到都会被我打上“前卫”、“先锋”的标签,但已经死了很多年。老外里面,类似的奇人实在太多,活着的一个都没印象。于是,很自然的,因为这是一本死去很久的人写的一本奇书,出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选题信息被迅速忽略。(想象脑袋里硕大的一个黑叉飘过)

  直到今年春天的某个晚上,又在微博里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又是一堆似曾相识的超现实插图和一堆人点赞热捧。第二次好奇心占了上风,迅速用《塞拉菲尼抄本》和原名Codex Seraphinianus百度,竟然搜出了一大堆中文资讯。甚至还有中国读者特意整理了详细的介绍文章,从1981年首版,直到2013年新版,考据癖般列注了该书的各个版本。最重要的信息是说作者1949年出生,依然健在。再看豆瓣,竟然高达9.5分(1983年版)。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文艺青年装逼指南里提到的必读天书?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个人情绪和主观喜好的前提下,因为这本书太过独特,而我认为,凡是独特性足够的书,都应该有出版的理由。于是我把这本书的链接转给了版权助理新之助同学,让她查查看中文版有没有授权,谁家代理。不到24小时,新之助告知,掘地三尺之后,终于得知在一家意大利图书代理商手里,正好有一本CODEX的样书。只可现场观摩,不可借阅,欢迎随时上门。

  一个小时后,我和新之助出现在石景山版代办公室。那本厚重且庞大的CODEX,正安静地躺在空无一物的桌面上,被下午的太阳光反射出神秘的光芒。如果再有人再跟我讨论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区别,只需把这本书砸给他就足以说明一切。正如直至此刻,我依然无法用语言形容手捧真书时的强烈观感与触感,以及如何被这样一本从里到外都精致到极致的书闪瞎双眼。

  所以,30分钟后,我鬼使神差地现场签下了报价单。不为其他,只因为我突然发现,这本书的气质,与“未读”二字惊人一致。我甚至认为,冥冥中是有一股力量,把这样一本奇书送到了我面前。

  正如,我从没担心这本书无人能看懂这件事。这个道理,就像没人会因为想把《辞海》从头到尾看完而买它、没人会因为想认识所有汉字而开始学习中文。有些书存在于书架上的理由,就是能让你每次翻开它都觉得新鲜得像刚买回家。哪怕只是翻几页再放回去,都会觉得无比满足。小时候很难得吃到糖果的孩子,一定记得把一块糖舔几口再包回糖纸的感觉。有些书要读得酣畅淋漓,有些书要细嚼慢品。甚至当感觉无聊和枯燥时,它们是最好的灵感激发器。

简单地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而且是插图本,书中包含了大量的以彩笔手绘的插图,内容多是幻想世界的植物、动物、服饰、食物等事物,还有一些内容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超现实的戏仿,比如流血的水果、长成椅子形状的植物、渐变成鳄鱼的ML中的男女等。

Codex Seraphinianus,有人翻译成《塞拉菲尼抄本》。其中Codex来自拉丁语caudex,有书、手抄本、笔记本、账本等多个意思,中文习惯翻译成抄本,类似的比如Codex Mendoza(曼多撒抄本);Seraphinianus相对比较复杂,其中Seraphini来自作者的姓氏Serafini,不过fi变成了phi,再加上-anus的后缀,感觉颇有点古罗马人名的意味,譬如马库斯·法比尤斯·昆提利安(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特尔图良(Quintus Septimius Florens Tertullianus)、西普里安(Cyprianus, St.)诸如此类等等。从语义上看,意大利语中Serafini是Serafino的复数,而后者的词源是拉丁语seraphim,即圣经中的“六翼天使”,这就有点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塞拉菲尼抄本》创作于1976年至1978年,并于1981年首次出版。2014年上市的中国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参与了全球合印计划,由意大利原厂印刷,原装限量进口3000本。

在罗马某座危楼顶层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创作了这部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这部巨作被列为“十大神秘天书”之首。而这位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的作者也被冠以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多个称谓。

塞拉菲尼以千余幅精妙绝伦的手绘插图,以及他独创的、无法识别的语言和书写系统,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异次元世界:小至奇特的动、植物,大至文化与城市建筑,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想象力恣意纵横,令人脑洞大开。

促成这本手稿得以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出版商曾评价:这本书堪称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一。卡尔维诺生前曾为本书写下长篇推荐序,他曾写道:“塞拉菲尼的语言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它将要唤醒的是一个其内在语法完全颠覆的世界。”

尽管书中的文字至今无人能解,但读者可以借此摆脱文字和语法的束缚,像尚未识字的孩童一样,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在这些漫无边际的想象中,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这正是《塞拉菲尼抄本》神奇与伟大之处。

Codex Seraphinianus全书由11个章节组成,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描述的是自然世界,例如植物志、动物志和物理现象等;第二部分主要关于人文,其中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衣着、历史、厨艺、建筑等等。
  1. 第一章:幻想世界的植物志,比如造型奇特的花卉,能把自己连根拔起来走路的树等。日语维基的说法是“異世界の植物相”,看上去很带感;
  2. 第二章:幻想世界的动物志,比如马、河马、犀牛、鸟等动物的超现实变种;
  3. 第三章: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的奇特的两足直立生物,比如长了腿的球,会走路的雨伞等;
  4. 第四章:幻想世界的物理和化学现象,最为抽象和神秘的一章;
  5. 第五章:幻想世界的奇妙机器于交通工具;
  6. 第六章:幻想世界的人文科学研究。比如生物学、性、土著人、甚至是人体改造(把人体和风向仪、手枪、钢笔等结合起来诸如此类);
  7. 第七章:幻想世界的历史学。展示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但不知道到底是谁)的头像生平、重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场景,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葬仪风俗的展示;
  8. 第八章:幻想世界的文字系统的历史;
  9. 第九章:幻想世界的食物、厨艺和服装;
  10. 第十章:幻想世界的奇妙游戏(包括卡片游戏和棋盘游戏)以及竞技运动;
  11. 第十一章:幻想世界的建筑。

作者简介 · · · · · ·

鹿易吉•塞拉菲尼,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1949年8月4日出生于罗马。正如维托里奥•斯加比所言:“塞拉菲尼,作为一个艺术家,生活在一种永恒的幻想状态之中。(维基条目里特别说明此人是Industrial Designer,其建筑学和工业设计的背景也直接影响了其设计的风格)。

其他说明 · · · · · ·

英文版地址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