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一则阶层固化的社会寓言

《北京折叠》是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创作的科幻小说,最早于 2012 年 12 月发表在清华大学的学生论坛水木社区的科幻版。后由美籍华裔 Ken Liu(刘宇昆)翻译成英文,译名为《Folding Beijing》,并收录于 2015 年 11 月由 Tor Books 出版的《看不见的星球: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选集》。

2016 年 4 月 27 日,雨果奖在官方网站公布当年各奖项提名名单,《北京折叠》入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2016 年 8 月 20 日晚,在 74 届雨果奖颁奖典礼上正式获得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对于这篇小说,网络上评论褒贬不一,主要是“硬科幻”(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与“软科幻”(以社会科学和寓意为重点的科幻)推崇者之间的对立。相对于《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宏大叙事,郝景芳自认其作品更关注个体、人心。这也让她的作品带上了“软科幻”的标签。

《北京折叠》以一种地形学隐喻来展现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北京市”被打造成一座可以翻折变形的“折叠城市”,这座城市被人为地划分为三个彼此隔绝的地理空间。在这三个城市景观迥然相异的空间里,分别居住着统治阶级、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不 同社会阶层的人生活在相互隔离的不同空间。第一空间住着权贵统治者,有 500 万人口,位于大地的一面,大地另一面是拥有 2500 万中产白领的第二空间和拥有 5000 万底层劳动者的第三空间。每48小时中,第一空间享受头一天早上 6 点到第二天早上 6 点的 24 小时,第二空间享受第二天早上 6 点到晚上 10 点的 16 个小时,第三空间享受晚上 10 点到下个早晨 6 点的 8 个小时。每到转换的时间,前一个空间的居民需要躺到床上接受催眠,属于前一个空间的建筑等设施折叠起来,下一个空间的建筑展开。

在我们熟悉 的现实社会中,阶级矛盾往往源自两方面:一是资源分配不平均,二是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在环境、食物、生活用品这些基本的生活必需资源之外,常被忽略的最 重要资源是每个人自己的时间。在现实世界中,这也许是穷人与富人极少数平等享有的资源。但作者巧妙地把时间也设计成可以统筹分配的资源,通过三个世界不均 等的折叠,让上等人不仅享有更精致的生活、甚至还有更漫长的生命,将下层阶级最后的一线希望也几乎抹去。这也是《北京折叠》世界观设定真正出彩的地方。

有 人说《北京折叠》反映了北京的现实,其实不只北京,中国都市往往自带魔幻现实色彩滤镜。漫步于上海金融心脏的陆家嘴,在摩肩接踵高度不断刷新记录的摩天大 楼不远处,即有年代久远外形简陋的老公房,时不时还会出现各类推车的街头小贩。这是中国的城市,虽然物理空间上没有折叠,但是在心理空间上早已经折叠,人 们或许天天擦身而过,但是各自阶层却难以逾越。

郝景芳也在获奖致辞中表示,“在《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着 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 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章:

  1. 《北京折叠》:一则关于阶层固化和失业危机的社会寓言
  2. 北京折叠还是中国折翼?
  3. 《北京折叠》:22世纪资本论

——————-

Folding-Beijing

作者:郝景芳
译名:Folding Beijing
译者:Ken Liu(刘宇昆)
评分:7.4

2016 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

日渐拥挤的未来北京,昼夜之间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人们被阶级与出身分隔其间,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无穷循环的城市戏剧。老刀,年近五十,垃圾工,单身父亲。为了女儿的未来,开始了他一天之中穿越三个世界的冒险。

《北京折叠》中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整个城市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双重折叠意象恢弘,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

电子书下载(网盘下载):

* 下载提供了中文版和英文版

360 网盘 [ 0743 ]| Google Drive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 (No Ratings Yet)
Loadin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