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 keep your mind as bright and clear as the vast sky, the great ocean, and the highest peak, empty of all thoughts. Always keep your body filled with light and heat. Fill yourself with the power of wisdom and enlightenment.

- Morihei Ueshiba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书单:没有这五本书的秋天索然无味

你是属于口若悬河的人呢,还是属于沉默寡言的人呢?慢师傅呢,应该算是不爱说话的。虽然通常给人的印象会是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可平常大部分时候,总是希望安静地躲在一个偏僻的小角落看看书;或是听听音乐,去公园逛逛,跟猫儿玩玩。

其实沉默寡言也有沉默寡言的好,可以不必太受周遭环境的干扰,不会有太多坏情绪,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倒不是要达到哲人或禅宗的境界,只是想让自己掌控的时间更多一些,可以通过阅读,从而独立思考。因此如果你也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就和慢师傅一起读下面的这些书吧。

1.《大历史》/(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 译者:刘耀辉

qiu-tian-wu-ben-shu-1

简介|“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著名的三大终极哲学命题。常常被人曲解为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 而《柏拉图选集》中记录下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似乎可以用来回答三问中的问题,但是,苏格拉底的话中明显包含着谦卑和对知识的敬畏。而今天我们要读到这本《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也许能给你一些答案,慢师傅认为这本书是开启全视角认识历史之匙。

大历史包含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大历史在演进中有着八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某种全新事物的出现。他们将这些突破称为“门槛”。从宇宙到地球,从最初的生命到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作者按照从“无”到“有”的顺序,以八次突破为线索,勾勒出世间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最终,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对我们的近期未来和遥远未来做出了预测。

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毕业于牛津大学,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讲授世界史。他最初研究俄国和苏联历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大历史”理论。他现在是“大历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担任国际大历史协会主席。

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讲述的“大历史”是一种宏观历史,他将人类历史置于地球乃至宇宙演化的弘大背景之下,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俯瞰人类历史发展全貌。与传统世界史不同,“大历史”不再局限于民族、地区、国家的历史,而是将人类史视为宇宙历史的一个章节,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演化进程中的历史坐标。

2.《多维陶行知》/ 储朝晖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qiu-tian-wu-ben-shu-5

简介|在世界范围内谈及中国教育家,能够让外国研究者深以为然的,左不过先贤孔子、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孔子虽然距离当代最远,但是反映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却有着跨时代的影响。蔡元培提倡以美学代替宗教,给予中国人以终极的信仰;暂不论可行性如何,这一倡导本身已显示出其远见卓识。至于陶行知,他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远非一两句话可轻易概括。这位来自徽州的著名教育家,尽管英年早逝,但他的艺术人生,早就和教育难舍难分。陶行知逝世于一九四六年,二零一六年恰逢其逝世七十周年。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陶行知,并从中收获他对当代教育及其他方面的启示与意义。

储朝晖的这本书《多维陶行知》叙述的是支撑陶行知一生践行其教育思想的信念,以及他所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书名即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路径,即通过陶行知的交游、实践,以及旁人眼中的陶行知,还原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丰富而立体的人生。如作者所言:“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自处,成为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面对而没有很好解决的现实问题。陶行知以自己的行动对此做了一份经典的回答,做人中人,足资今人作为思考人生、为人、处事、治国参照。”

作者|储朝晖,安徽岳西人。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暨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教育史研究》副主编,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中国教育再造》《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教育改革行知录》等。

3.《孤独深处》/ 郝景芳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qiu-tian-wu-ben-shu-4

简介|这是今年“中国科幻界”最受关注的作品了。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就在前不久获得了“雨果奖”,在后“三 体”时代日渐浮嚣的中国科幻中,她并不大张旗鼓吆喝,但总是吸引你去聆听。摇曳多姿、细腻唯美的感性笔触下,有着对世界的冷峻洞察和理性思索,而更深处是一种坚定的力量感,这并非单纯是科技发明的力量,而是精神追求自身的完满、充沛与坚韧。

作者|郝景芳。清华大学物理系本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博士。2006年开始从事写作,其科幻作品包括长篇科幻小说《流浪苍穹》,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去远方》。2016年4月,其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提名。

4.《何以安身立命》/ 许纪霖 等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qiu-tian-wu-ben-shu-3

简介|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在本书中,许纪霖先生通过与众位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找到面对死亡、信仰和文化环境的方法。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看待世界的发展趋势?如何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众位学者通过对话题的讨论,力求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找到重建自己内心的方法。

作者|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联常委、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爱知大学、东京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一书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5.《大国大城》/ 陆铭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qiu-tian-wu-ben-shu-2

简介|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作者|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并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参加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昼白夜黑,它们在书架上静静等待着被你唤醒,与你共鸣。所以,如果你喜欢这些书,就把它们带回家吧。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