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ous spor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air play. It is bound up with hatred, jealousy, boastfulness, disregard of all rules and sadistic pleasure in witnessing violence. In other words, it is war minus the shooting.

- George Orwell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推荐《这个世界不欠你》每个人都应该读后反省的书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对于我而言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每天浑浑噩噩地上班,下班,开一些无聊的会,刷一些稀奇古怪又狗血的微博、微信,每更新一个新手游我就第1时间下载来玩,每个月花几千块钱用来购买一些毫无意义的游戏道具,以打发自己过剩的时间和旺盛却无处安放的精力。

但是,我心里十分清楚,这些被刻意安排的“事务”丝毫不能缓解我内心巨大的荒芜感,也并未给自己带来丝毫能力与智识上的增长,自己的疲惫与忙碌只是虚度而不是成长。然后,为了抵御这种日复一日的虚无感,我做了一个叫思维补丁的公众号,那是 10 月,在第1篇文章发布出来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在春节时(次年 2 月)争取让这个公众号的粉丝达到 2000 人吧!

没想到,仅仅因为一篇文章,思维补丁就“爆红”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公众号的读者由 70 人增长到了 70000 人之多,单篇文章全网阅读量过亿,仅仅在微博就登了两次热门话题排行榜,这给我造成了一种巨大的恍惚感,以至于我常常惶恐于自己不配如此。

天地之间,时光无涯。我常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你我互不相识,我们有各自的生活,我们的梦想不一,我们的境遇不同,但我们都有最基本最朴素的愿望:万物自在,各正性命。

这本书里面的文字,绝大多数是我陆续发布在个人公众号思维补丁上面的。当初,我为思维补丁定的 Slogan(标语)叫:语关一切常识。现在想来,这颇有些恬不知耻的意味——因为有秉烛前行的凄凉,照得见方寸之间的泥泞坎坷,照不见三尺之外的泪眼婆娑。

古今中外无数写字的人都希望用一支笔唤醒周围人酣睡时的丑态,而我,不想唤起所谓的“沉睡之人”,既无此心,更无此力。

现在,我更迷惑于“常识”尺度的标准,这个时代如此丰富,每人心中对于常识的定位和解读必然是迥然的,恰如这世事的种种,很多都是源自大家不理解彼此的立场而已。

就像我原来的本职工作是公关,但我在老家向人介绍自己的职业时,经常被人满脸错愕地询问:你在哪个夜总会上班?

我能说我的老乡缺乏“常识”吗?

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分裂感吧,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组成一对扭曲的镜面,倒映着丝毫无法互相理解的两个灵魂,大家走出自己的圈子,立刻都是一副茫然无措的表情,有一种被孤立、被遗弃、被误解、被伤害的刺痛感。

很多时候,时代成了替罪羊,每一个癫狂者都将自己的疯癫和变态归罪于时代。

已经记不清在多少篇文章中看见过“时代病了”这样的表述了,这很有意思,人总是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和劣根性,将错误冠以他人,如果转一圈发现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替自己背负十字架,没办法,只能将那些令时代惭愧的行径抛给时代本身。

这个时代的反省太少,而嘲笑太多。

每个人都在掩饰自己分裂的另一半,一定程度上,自我分裂几乎无法控制,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转发一些自相矛盾的观点:上个月还在用文字抵制日货和占领钓鱼岛,这个月却在兴高采烈地炫耀赴日签证和游玩行程。而最令人惆怅的是,他们的愤怒和愉悦可能都是真的。

都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们对历史所知越多,就越是容易重复而不是避免历史的错误。这在思维层面尤其如此,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拥有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不幸的是,恰恰只有真正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这么觉得。

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人心之卑劣、欲望之庸俗永远不会因为时代的更迭和主流意识的轮换而销声匿迹。人们惯于遗忘,尤其是遗忘自己的愚蠢和无知。太多曾经的惭愧,都洗刷成了朝阳下的一片静滩,过往连串脚印都无迹可寻,更何谈沙滩上用手指划出的名言了。

但对于写作者而言,文字恰恰变成了一面镜子,所有这些粗鄙之文,照见了作者曾经的愚钝和幼稚的探索。所以我一直重复强调: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我不想也不能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左右他人的价值,这所有的文章只是一种思考的自我表达罢了。

其实每个灵魂都有着自我表达的深层渴求,只不过各自选取的方式不尽相同,追逐的问题不同罢了。

生活像一潭静湖,不知深浅的我们砥砺前行,这里有雨露甘霖,但更多时候是泥沙俱下,湖水将我们裹挟其中,堕落或升华,你我更多时候身不由己。然而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我们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无法收回。这是时间的魅力,也是这世间的残酷。

除了时光,没有仇敌。

时代的噪音下,大家都在寻找共鸣,很荣幸,我们给了彼此这样一个机会。

注:以上摘自作者自序《除了时光,没有仇敌》
————-

标题: 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 思维补丁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回报你——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读后反省的书。

慧超说:“人总是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和劣根性,将错误冠以他人,如果转一圈发现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替自己背负十字架,没办法,只能将那些令时代惭愧的行径抛给时代本身。”他写出《这个世界不欠你》一书,并非想嘲讽某个群体、批判某个社会现象,而是出于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反省和良性探索。

每个人都曾感受过“被孤立、被遗弃、被误解、被伤害的刺痛感。”慧超通过对人性深入骨髓的透视,揭开了当下社会的浮华、空虚,人们穷弱、自私的心态,这表现在人际交往、职场生存、家庭教育、婆媳关系、两性关系中我们感受到的种种难以言喻的痛苦事实。痛苦的转嫁并不能使痛苦消弭,世界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你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

作者简介

本名吴会超,生于1988年。曾任河北电视台编导,《海风窗》(欧美同学会商会内刊,欧美同学会是统战部下属国家级NGO(非政府组织))执行主编,北京三十度空间传媒广告有限公司CCO(首席内容官),现为公关人,LinkedIn(领英)专栏作者、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著有原创微信公众号“思维补丁”,文章嬉笑怒骂,刺痛人心,语关一切常识,多篇原创文章被各大公众号疯狂转载,全网总点击量过亿。

推广链接

亚马逊购买 | 豆瓣书评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