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位年迈的国外建筑学者对我说,他由于年龄关系,具体的业务少了,致力于为某报建筑论坛专栏写稿。他发现,这类文章读者多,社会影响大,超过一般学术论文,他对自己新“领域”的开拓,欣然自得,信心甚足。当时,我只一听而过,并未去多想。
尔后,在编纂《梁思成文集》时,看到梁先生晚年的文章,特别是重读《拙匠随笔》之后,仍深有启发。文章不长,深入浅出,言之有物,立论清新。这些文章在当时就受到社会注意,我记得梁先生告诉过我,某日在机场,会到周恩来总理,因为各有不同的客人,还是总理发现了他,从他身后走上来,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一文,我看了,写得很好!这类文章,以后不妨多写。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其实不止周总理看了很欣赏,其他如《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一文浅释统一变化规律,给予我们建筑教师的印象也是很深的,并常为人所引用。重读之余,我倒想起前面所说的那位国外建筑师的话来,我深感建筑是社会事业,它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也要求社会对建筑的广泛了解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建筑的介绍与评论,目的就很明显了。
梁先生当时列了一张单子,计划先写10篇,每篇有一个主题,从建筑是什么开篇,内容也少不了一些典故,题目甚至来一点噱头。例如《从“燕用”——不祥的谶语说起》一文,从宋代汴京的建设与金中都建设,将开封的一些宫殿建筑构件搬到北京来,说到装配式建筑与近代建筑施工等,以几件具体的事看建筑发展之线索。梁先生说“题目新颖,人家一见就要看下去”,实际效果也正是如此。
“随笔”所写,都是他长期思考的问题,说古论今,旁征博引,写起来却一气呵成。他重视插图,都是亲自动手画,像颐和园长廊一幅,一再更改,画完颇为得意,可惜原稿遗失,《梁思成文集》所刊的是别人摹写(附带说一句,他还想自己专为青少年描画一本中国建筑发展的“小人书”,也是出于普及建筑文化的用意,但未能实现)。这建筑随笔的写出,是他以火炽的热情,阐述建筑科学及建筑艺术的重要性的又一努力。可惜像这样的学术小品后来也和《燕山夜话》的下场一样,中途停顿、窒息了。
这些年来,讨论建筑的随笔杂文之类的文章多了起来,老年专家如张开济、陈从周先生等就写了不少雅俗共赏的随笔,吸引不少晚报的读者。中青年专家也陆续涌出,这是建筑思想活跃的表现,对推动学术讨论,普及提高中国建筑科学与艺术水平作用很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是城乡的主人,我们应当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我们的服务对象——城乡的主人,对建筑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建设报》的编者有鉴于此,拟恢复“拙匠随笔”专栏,既是“拙匠”随笔,当然还是由“匠人”来写,只是从一家发展到百家,从一位老年的建筑工作者个人孜孜奋战,发展为老中青参加的建筑论坛与普及建筑科学园地,这是饶有意义的。编者要我开篇,爰将梁先生撰文经过,及我所想附记于上。我的文章一写就长,这是不足为训的。
注: 以上文字摘自《拙匠随笔》的随笔。[吴良镛]
——————
标题: 拙匠随笔
作者: 梁思成
评分: 8.3
梁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文笔优美,深入浅出,立论清新,言之有物。是一本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优秀读物。这本书收入梁先生的8篇科普作品,另外还收入1950年写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建筑界业内人士、青年学生以及文化爱好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对象。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