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译系列: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出版于1776年,是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做出了极大贡献,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经济学家。它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是经济学入门必读之书。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总结了近代初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劳动、分工、交换、货币、商品的价格以及构成价格的基本要素等方面,层层深入,进行了详细精辟的论述,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系统、清晰的描述。

本书由研究亚当·斯密的学术权威选取和翻译《国富论》全本最精华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配以译者导读。吴晓波作独家人物序,展现这位伟大的经济学鼻祖的写作历程。同时加入大量精美插图,图文配合,以期成为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版本。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出版的同年,美国人发表了《独立宣言》,这也许是一个巧合,却如同两把手术刀,在旧时代的身上剖出一个新生儿。如同当时代的所有著作一样,《国富论》并不是一本体系严谨的论著,它充满了经验主义的气质,很多论述明显地带有启蒙意味,但它确乎覆盖了所有的经济学基础性命题。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的论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一些人认为这本书不是对新教的详细研究,而其实是韦伯后来的著作的介绍,尤其是他对于许多宗教思想和经济行为之间的互动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发生在新教里发生呢?韦伯在这篇论文里解释了这个悖论。

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一种拥护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韦伯指出,若是只考虑到个人对于私利的追求时,这样的精神并非只限于西方文化,但是这样的个人—英雄般的企业家(韦伯如此称呼他们)—并不能自行建立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资本主义)。韦伯发现这些个人必须拥有的共同倾向还包括了试图以最小的努力赚取最大的利润,而隐藏在这个倾向背后的观念,便是认为工作是一种罪恶、也是一种应该避免的负担,尤其是当工作超过正常的份量时。“为了达成这样的生活方式而自然吸纳了资本主义的特质,能够以此支配他人”,韦伯如此写道:“这种精神必定是来自某种地方,不会是来自单独的个人,而是来自整个团体的生活方式”。

在定义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后,韦伯主张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应该从宗教改革运动的宗教思想里寻找这种精神的根源。许多观察家如孟德斯鸠和济慈都记载下新教和商业精神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韦伯指出某些形式的新教的教义—尤其是喀尔文教派—支持理性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世俗的活动,将这些行为赋予了正面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涵义。这并非是那些宗教思想的最初目标,反而像是其副产品—这些教义和指示所根基的内在逻辑,都直接或非直接的鼓励了对于经济利益的忘我追求和理性计画。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新教对于制鞋匠的描绘:一个缩着身子专注于制鞋、将整个人努力贡献给上帝的人。

韦伯称他放弃了对于新教的进一步研究,因为他的同僚恩斯特·特勒尔奇 (Ernst Troeltsch),一名专业的神学家已经展开了另一本书的专门研究。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篇论文已经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观察点,使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里继续比较其他的宗教和社会。现代所称的“工作伦理”这一词便是源自韦伯所讨论到的“新教徒伦理”。不过这一词不只用于新教徒的伦理,也能套用至日本人、犹太人和其他非基督徒身上。

作者简介  · · · · · ·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因《国富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罗卫东(译者)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副校长兼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思想史。

作为国内研究亚当·斯密的学术权威,曾发表过多篇有关亚当·斯密和《国富论》的学术论文。所著的《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一书,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曾领衔组织《亚当·斯密传》、《财富与德性: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发展理论史》的译介工作,主持翻译《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学术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韦伯的主要著作围绕于社会学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领域上,但他也对经济学领域作出极大的贡献。他的知名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他对宗教社会学最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韦伯并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他在各种学术上的重要贡献通常被通称为“韦伯命题”。

郁喆隽(译者)

1979年生,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副教授。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2010),师从著名德国宗教学家苏为德(Prof. Dr. Hubert Seiwert)。复旦大学哲学硕士(2004)、学士(2001)。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学与宗教社会学。著有《神明与市民: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翻译有哈贝马斯的《对于缺失的意识》与《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主要研究领域: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的哲学、中国民间宗教、马克斯·韦伯。

近期研究重点:公共领域中的宗教、江南民间宗教。

主要讲授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通识核心第二模块)、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宗教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西方的中国宗教研究、理性选择和宗教市场论、世俗化理论、社会科学的哲学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