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timber does not grow with ease; the stronger the wind, the stronger the trees.

- J. Willard Marriott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信息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编辑推荐:央视3套春节《丹韵词音》引发古诗词鉴赏热潮,继《论语心得》后又一央视力推经典栏目,于丹17年古诗词教学积淀,首度爆发!
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
——林语堂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现在的诸多压力,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歌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于丹


于丹教授常说:“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周易》有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俯察世间人文百态,还需用一种思想理念去流化天下,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愿意作为一个‘动词’活着。”这正是于丹教授作为一位当代知识分子选择的人生态度——去承担“化”这件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述浩如烟海,我们缺少的不是“文”,而是经典如何进入百姓大众真实的生活,如何在当下的坐标里去实现一种化解,成为世人智慧与心灵的给养。因此“化”的意义与价值不容轻视,这项工作需要有学者去完成,于丹教授以强烈的自觉意识,奉行知识分子的这一使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力诠释与传播,探寻着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激发起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作品简介

  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然后,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我很喜欢的一位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曾经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 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似乎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的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那些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生活之上点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它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它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采茶女和采桑女、被幽禁被遗弃的恋人、那些儿子远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亲,以及那些饱受战火创伤的黎民百姓。
  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中国人的宗教。我几乎认为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不过,要是没有某些特定的原因,中国诗歌也不会在中国人生命中获得这么重要的地位。首先中国人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使他们用充满激情的具体形象思维去进行想象,尤其工于渲染气氛,非常适合于作诗。他们颇具特色的浓缩、暗示、联想、升华和专注的天才,不适合于创作具有古典束缚的散文,反而可以轻而易举创作诗歌。这种诗歌的意义在于诗人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在自然景物之上,用诗人自己感情的力量,迫使自然与自己生死相依,共享人间的欢乐与悲伤。 之所以把林语堂先生这段文字抄写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很少有人可以用如此精练简约、直指要害的语言,概括出中国人和诗歌之间的关联。林语堂离我们不远,他所展现的是一个游走于世界的中国人的心灵,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诗歌传统的认识和品味。他不认为诗是生活的点缀,他把诗歌称为中国人的宗教。
  今天,相比起古人,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物质更繁盛了,我们的个人眼界更开阔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诗意有所托付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够唤醒心中的诗意呢?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汉代的人曾经说过:“诗者,天地之心。”汉代人眼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天地如此壮阔,长天大地之间,生长着万物和人,天地山川的巨变,万物草木的生长,人的命运变迁和人生的细微动静,共同合力,凝聚成诗。在天地和时间之中,唯独人是“有灵”的,陆机在《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壮观的天地和辽远的时间,一起涌进人的心灵,此刻,我们的那种感动就是诗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诗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然而,在诗思澎湃,心灵像春水一样丰盈、润泽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把所思所感说出来、写出来?我们还是缺少一种表达方式。这时,中国的诗人们像林语堂前面所说的,向自然去“借”:“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春花,夏蝉,秋叶,冬雪,分别只是一种风景吗?不,在诗人笔下,它们转变成为一个个意象,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花一叶,一丘一壑,原本是安静的风景,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活跃起来,流动起来,寄托着人心诗情。有了风景,有了诗情,有了意象,这种美好就足够了吗?在中国诗歌里,还有意境。什么是意境呢?就是林语堂说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景物与人心,一静一动,互相映衬、互相呼应乃至融合,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构成一个流动的空间,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让人品味,让人沉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先生特别推崇这个“真”字。这里的“真”,是一种性情,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我们的眼睛看见风景,我们的心灵产生波动,我们将心灵的感动和天地万物的活动融为一体,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唤醒自己,抵达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坦率、真诚、天真,诗歌使我们触摸到内心不敢作假的人性。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汉代的那句“诗者,天地之心”。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所以这一次,我想说一说中国诗词的意象。前面讲过的那些美丽、伴随我们成长的诗句,从“举头望明月”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里面都有着一个核心元素,就是意象。不管是明月、啼鸟、菊花、春蚕,还是江水、樱桃、芭蕉,千百年来,它们在自然中美丽着,也在中国的诗歌中绽放着。一代代的诗人传承着这些美丽的意象,传承着中国人的心事。他们是含蓄的、深沉的,或有所得,或有所失,从来不会大声地直接说——我喜、我悲、我愁,而是一定会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给一个意象。这种意象的载体,通过心灵的息息相通,一直流传到今天。
  说起千秋不厌的乡愁,很多朋友都会记得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他在台湾对大陆的那一段思绪牵绊: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如果说“明月”曾经是李白的乡愁,那么千年之后,什么是余光中的乡愁呢?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载体就贯穿了人的一生。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我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我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岁月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总会有那样一个关节点,我们品味人生,给心灵充电;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纵横千古,游历历代诗人丰满多彩的“诗心”,决定了我们这次踏上的寻访意象之旅,一日看不遍长安繁花,我们只能选择最好的景、最美的花、最迷人的意象、最深沉的意境,与大家分享。
  有选择也就有了随之而来的遗憾:首先,好诗是浑然天成的,难以句摘,但为了不让我们的行囊过于臃肿,我们只能摘取几句诗、半阕词,往往不能够照顾到全篇的境界。其次,我们以每一组意象群作为每一章的核心,所以不能够按照时序排列,特别是不可能把每位诗人的生平经历讲透彻。再次,诗歌之美,按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叫做“戴着镣铐跳舞”。因为中国的诗词讲平仄,讲格律,可是在这里,这些规矩就只能省略了。最后,诗是用来吟诵的,那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是诗歌的音律之美,可是我们也无暇顾及。 寻访“诗心”,这只是一次开始。带着这么多缺憾,我们还是要上路,因为那些曾令古人沉醉的意象,实际上从未远离我们,它们生生不息,在岁月中深情等待。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歌,也许可以循着美丽诗思,一路寻访到自己的心灵。

相关评论

  看了暖暖的,心灵平静,犹如清泉流淌心田的感觉。而且书的装帧很美,可以赏诗,赏画,赏人。于丹老师的文笔和敏感的心思足以让人钦佩


  语言 风格平白易懂但又有文采,足以聊慰高考后怅然若失又有点无聊的生活。我推荐高中生看,有很多经典的诗词,每一次读到我课堂上老师提到过的诗词(很多是考试的试卷出的),我都很有感触。这感触不单是诗词里的意境或主旨给人的感触,更是对当时课堂的回忆与回味。


  诗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距离的艺术,因距离而美丽,因距离而感人。现在的人感受到诗意少了,诗歌不复以前的盛况了,主要是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让旧的诗歌意象不断消解,而新的意象却没有产生的缘故。


  
  比如离别诗,因距离而惆怅,因距离而沉郁深远。古人交通,通信不便,每次分手,都不知何时见面,每次生离,都可能变成死别。因此古人在一起时格外珍惜,分开时格外依恋不舍。被现代通信工具惯坏的人们的离情别绪是很难浓稠到这种程度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无故人”不要紧,阳关以西有中国移动信号覆盖就可以了。“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现在微信可以和好友分享自己的GPS定位,不要说秋山几重,百度地图可以把你们之间的距离精确到米。“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没纸笔不要紧,有摄像头就可以和家人视频通话的。更不用说现在只要有钱,打个飞的也很方便。总之,距离没了,离别的感情也就没了,离别诗也就到头了。
  
  比如田园诗,因距离而安适,因距离而隐逸。要的是那种远离热闹喧嚣都市人间,风轻云淡的感觉。但是现在社会,无论你在什么偏远地方,只要你能上网,一点开新浪新闻,整整一屏幕的国家大事,狗血八卦,花边新闻就扑面而来,再难淡定。“心远地自偏”,只是个传说。你想断了网络,潜心修养,可惜断了网络你就不能淘宝了,一般人是忍不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在交通方便,闲人猖獗。东篱之下,一伙拍客拿着单反狂拍菊花;南山之上,一伙驴友拄杖出没其中。无论中原大地,荒漠边陲,总之,你已无可遁逃。
  
  比如边塞诗,因距离而新奇,因距离而思乡。要的就是远离中原的塞上独有风情,离家万里的战士思归。可惜,自从相机和电视发明以来,塞上对现代人已经太熟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再好,对论坛上的人来说,也是“没图你说个杰宝”。快门一摁,什么都有了,就是想象没了。至于思乡,哨卡里面都有电视,电话。现在搞政工后勤的人老到得很,还会派文工团到一线来表演节目劳军,探亲假也会是有。关键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现在和平发展是主流,而且打仗靠的是高科技装备,戍边的成就感已经大不如前了。
  
  比如闺怨诗,因距离而思念,因距离而惆怅。要的是怨妇思春,叹的是韶华易逝。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现代社会推崇的不是家庭妇女,而是职业女性,白领精英。“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在现代人看来,已经像是个被包养的二奶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现在有手机,有电话,女生们不仅用它来煲电话,倾诉思念,也用它来查岗,监控丈夫的行为,监控尚且不及,哪有时间去幽怨。
  
  比如言志诗,因距离而崇高,因距离而伟大。要的是塑造一个高尚,值得膜拜的偶像。可是现代社会是什么社会?隐私和八卦是以光速传播的,人肉搜索无所不至。这边你刚写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边天涯论坛已经把你挪用公款200块,当过城管,拆迁办主任,收过邻居一包烟的光辉事迹写成热帖了。这边你刚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猫扑已经把你小学时欺负女同桌,勾引女记者,搞婚外恋,包二奶,和儿媳妇不清不楚的事情的事情广播出去了。所以现代社会,高调有危险,高尚有危险;低调是福,猥琐是福。
  
  最后是情诗,因距离而痛苦,因距离而甜蜜。要的是砒霜里面掺蜜糖,飞蛾扑火,欲罢不能。现代社会唯一不能缩短的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现代人不愁吃,不愁穿,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考虑,纠结感情问题。所以感谢李商隐,我们还有情诗,情诗还没有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依然感人至深。“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每次看到还是有流泪的冲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依然适用于现在的情书中。虽然爱情古体诗已经终结了,但是情诗的意象却在现代诗,还有流行歌曲中继续流传,发扬光大。
  
  如此,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怀着虔诚的心读这本书,这样的书,不能一下子关键吞掉,若是如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下,那么便什么滋味也品尝不到,它需要你一点点慢慢地,假以时日地去品味,而你捧卷的时刻,一定要静,或者寻个午后,或者寻个角落,在于丹老师的引领下,与春秋重新际会、与斜阳明月相邀、与田园登临把酒,那些我们早已寻不见的美景良辰,那些我们被现代生活埋葬掉的自然风光,那些我们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倾听的惆怅情怀,那些我们内心一直都在,却再也寻不见的诗意,只有寻一个安静的时光,只为你自己的心而阅读,你才能体会到此书的妙此书的清静此书关于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人至中年,少了些获取占有之心,只有些与彼相遇便是最好之意,所以那些最美的古诗词,年少时来不及背诵,甚至都未曾接触,但是现在却终于相遇相识了,而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况味,再读这样的文章,便是千般滋味在心头了。 说的好!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