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学解读

从那个著名的脑裂试验说起,如果看过《影响心理学的40项研究》应该对这个试验有印象。通过将人的左右脑连接的骈体割裂开,观察人的行为特点,进而区分大脑个个区域的主要功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大脑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对左右不明感,所以整本书都看完我可能也说不清哪个大脑管什么?只是简单的记得一半是有着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另一半是理性的分析。彼此之间可以独立运转,也可以通过身体里的其他神经进行交流,只不过慢一点。
  这个看的是最有意思的。开始吧我以为是那种专业性强的书那,看的有点打怵,但看进去之后发现真的很好,现在看来这该是全书最精彩的了。
  中间讲了一段物理,莫名其妙。
  然后通过神经认知的特点延伸到了,进化、社会心理学还有法律。
  有个法律的例子很像洞穴奇案。
  关于婴儿,说14个月大的婴儿喜欢帮着别人然后求表扬。二胖就是,喜欢把眼镜,手机啥的递给我,当然很多时候是把我的眼镜从脸上摘下来在递给我。

病隙碎笔

信手翻开一页,你的目光就不能不被这些貌似平常的语句所触动。关于史铁生,我想大多数人除了对那篇堪称美文的《我与地坛》印象深刻以外,便是从各种报道中得知他的残疾与他的笔耕不辍。你可以敬佩他的顽强,也可以效仿他的文笔,但,你无论如何学不来他的坦然与豁达。因为,相比史铁生而言,我们都太幸运了,也太轻视生命的意义了。人的一生中,需要面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得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期而遇的往往不是惊喜,而是意外,比如残疾,比如失意,比如一切的不公和怨怼。看看这些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吧,这些写于人生之上的哲学笔记。一个健全的身躯未必比一颗健全的心灵强壮,因为,惟有后者,才可能一以贯之地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尤其在当下这个市声喧嚣,物质泛滥的尘世间,要保持心灵的健全是多么地不容易。因而,读这些从容而安详的文字,实在令我们这些身陷红尘而身不由己的凡夫俗子们汗颜,既而反省与沉思。

投机的艺术

《投机的艺术》一书,主要是凯瑞特作为Barron记者期间所写的系列投资文章,后一直成为投资的经典之作。
1930年,这本《投机的艺术》问世了,而此前不到一年之际,一场金融危机袭卷美国,众多百万富翁变成乞丐,但也让很多人进入上层社会。在这次打击之后,恰恰是在大萧条导致的思维麻木甚至萎靡不振完全开始之前,菲利普•L•凯瑞特,以及他的这本关于股票投机的经典诞生于华尔街。菲利普•凯瑞特倾其一生来证明:智慧、逻辑和认真的数据积累能够使股票投机不比开一家街角药店的风险更大。在他人生的101年中,他亲身经历了31个牛市、30个熊市、20次衰退和一次萧条,一直都取得了成功。他不受华尔街批评家的嘲笑和备受蹂躏的交易商大众的影响而安然度过了1929年的金融灾难。他了解制胜的主要因素:密切注意回报。对他来说,这是投资的金钱思维。《投机的艺术》是作者任Barron记者期间,为投资者撰写的交易忠告与操作指南,问世以来一直成为西方投资经典。

不打扰是我的温柔:愿我们都会遇到想要的爱情

几乎每一个女生都会在青涩的年纪里遭遇爱情,没错,就是这个词,不是遇见,而是遭遇,幸运的人可能会遇到一个与自己一起成长,见证自己慢慢变成熟的男人,而大多数女生,会遇见一个同样青涩不懂事的男生,然后彼此爱到极致,爱到有时候会伤害自己,直到某天痛到忍不了,慢慢学会放手。
成年以后,经历的事多了,遇见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年纪增长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又遇到几个人,爱了,痛了,伤了,分了,最终在爱情里学会承认不够爱,也认识到自己不够坚强。
看清爱情,学会任何事情都靠自己,也承认爱情有时候是需要缘分的,有时候再努力,也不会有好结局。
再后来真的长大了,越来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陪在身边,但也在爱过痛过之后,学会了把爱情看得不那么重,在爱情里,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孙小美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就是把女生们在爱情里成长的轨迹写了出来,第一部分:爱过,伤过,哭过,笑过,然后错过,第二部分:不坚强,不原谅,不够爱,又怎样,第三部分:没有谁能不离不弃,没有谁能创造奇迹,第四部分:爱过千山万水,才知最爱自己,她教你看清爱情,她教你看清自己,她教你学会坚强,她带着你一起成长,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孙小美像邻家姐姐,讲述很普通的故事,却教给你不普通的道理。一边读,一边悟,一边成长。
孙小美曾说,“我渴望一种爱情,不会因为爱的卑微而心生疲惫,也不会因爱的无耻而滋生轻蔑。他与我棋逢对手见招拆招,他看穿我的轮廓、亲吻我的奋勇,然后原谅我的无耻,和那些无法启齿的卑贱”。愿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爱情。

刻小说的人

你想读一本书,就去读它,而不要去看它的书评。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或者读了之后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倒可以去找书评。书评的意义永远依附于书本身,如果阅读是一场旅行,书评就是旅行指南,这儿有什么风景,发生过什么故事,值不值得一玩,事先读了,心里有底。
  
  书的寿命长,书评的寿命短。这很容易理解,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书评则兴起于大众传媒,同新闻报道、地产广告、租赁信息一起共生共死,寿命长则一周,短则一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书评就没有价值,只是它的价值没有那么大,它不负责挖掘人性的深度,不负责记录时代的暗涌,不负责担当文明的重任,书评写作者首要负责的是他的同类,那些爱读书的人。他为他们挑选可读的书,告诉他们这里不错,那里很妙,最那边是个火坑,别往里面跳。在如今的信息过载时代,选择,是书评人的第一重任。
  
  在我心里,好的书评(不指严肃文学批评)必须要拥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把一般读者放在心里,词句通顺,语言流畅。别以为这要求太低,要知道有太多的书评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也许它思想深刻,干货满满,但佶屈聱牙,爱掉书袋,把正常中文写得好比今天的首都,满眼雾霾,不知所云。
  
  二,有观点。说白了,你得说出它好与不好,最不济,你得说明你喜不喜欢,如果只有内容介绍,就不叫书评,而应该叫书介。
  
  三,有感情。不论是什么文章,干巴巴的总叫人读不下去,即使是评论,写出真实感受,比力求客观公正要好得多。
  
  当然,还有不少加分项,比如文笔好,比如知识性强,比如风格化,比如通透……书评虽然提笔就可以写,写得好也不容易。一般情况下,小说家跨界写书评,效果都不错,首先文字专业度上没问题,另外因为不是主要领域,所以放松,容易出闲笔,有情趣。而专业的书评人则容易掉进程式化的陷阱,成了试读机器人。
  
  保持自己的情趣,在书评作者来说,是件难得的事情。而比目鱼做到了,在他最新出版的书评集《刻小说的人》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他对某些类型,某些作家的偏爱。这种偏爱是无害的,反而有益于书评本身,因为,书评这玩意最开始不过就是自己看书看high了于是嗷呜一声奔走相告。不要忘了,书评人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读者。他和读者是一国的。如果一个写书评的忘了读者,忘了自己读书时的体验,他就危险了。
  
  《刻小说的人》是比目鱼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2010年出版的《虚拟书评》,在那本书中,比目鱼玩了一个游戏——杜撰书评。他所评论的书根本不存在,他煞有介事的介绍内容,介绍作者,强调语言风格,都是虚构,某种角度上说,它们更像小说,戴着书评面具的小说。干出这种事,必定是热爱小说,又热爱书评,同时喜欢博尔赫斯的人。
  
  《刻小说的人》则是一本正统意义上的书评集了,书评结集,很容易无聊,因为本来是为报纸为网络写的文章,变成书,立马捉襟见肘,hold不住。《刻小说的人》在这方面表现的不严重,是因为比目鱼的书评拥有“保鲜膜”,这层“保鲜膜”即“复述故事”。比目鱼特别热爱复述小说故事,这一点曾被人诟病,因为看起来像在偷懒。然而你真正去读,就会知道他和一般的内容介绍之间的区别,他的复述不是交差了事,而是带你一同去经历。如果书评没有一点书籍内容的介绍,就会显得消瘦,如果介绍太多,则又看起来全是水分,比目鱼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既让读者感同身受,又不啰嗦讨厌,这很了不起。
  
  上面说到比目鱼的趣味,他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最欣赏的作家都是当代的、写作风格具有实验色彩的小说家,主要有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no)、大卫·米切尔(David Mitchell)、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等。”于是,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四篇关于罗贝托·波拉尼奥小说的书评、两篇大卫·米切尔小说的书评,两篇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小说的书评。
  
  比目鱼说,“无论写小说还是读小说都对技术层面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当我读小说时,特别喜欢那些风格新颖怪异、具有探索性、‘玩弄技巧’的东西”。
  
  兴趣,正是兴趣,兴趣是写作者的原动力,也是读者的出发点。如果你和某个书评人兴趣相投,那么你跟随他的脚步就很容易找到符合口味的作品,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一个书评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容易被读者辨认,才能找到属于你们那个口味的一群人。
  
  So,如果你对技巧型小说感兴趣,比目鱼的书评会带你到一个桃花岛,如果你对这些书没兴趣,比目鱼的复述绝招和出色文笔仍然会留住你的脚步。虽然书评摆脱了不了原书,但好的书评会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那么脆弱和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