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 出于害怕。”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各种营养品、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就像每颗种子都有不同的花开时间;我 们怕孩子走错人生路,所以一门心思的指导孩子、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 一同成长。

★“我们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 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疗自己童年的伤;当父母对孩子发火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而沮丧,还是自己本来就 很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父母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养儿育女让我们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我们竟然愿意为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私,甚至产生过一些令自己恐惧万分的念头。

做父母的就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相关评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入学不再面试孩子,而是转为面试家长,且越是牛逼的幼儿园,越是国际幼儿园,面试的难度就越大。我家对面就有这么一所幼儿园,朋友在里面当老师,跟我说还要面试家长的时候,我心里还很打鼓,像我这种逼格品味节操的妈,可怎么参加面试啊。幼儿园所谓的面试,可不是拼财力,而更多的是拼格调,格调这个东西不好讲,也没什么标准,因此就很难摸准脾气。其实说到底,人家考察的无非就是“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
  
  你若是鲁莽之夫,便很难培养出温文尔雅的孩子;你若是天天大吼大叫的父母,便培养不出和风细雨的孩子;你若是傻有钱但脏话连篇的家庭,便培养不出真正的贵族。以往的中国人把教育的责任都给了学校,而事实上,家庭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学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是性格与思维方式的养成几乎是决定性的。随着亲子教育市场的完善与成熟,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目光投向了儿童教育,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但熟悉各种海淘儿童用品的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领域,发生了恐惧和害怕。就像这本书里说的,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我们批评孩子的做法,往往不是出于教育,还是出于害怕他们挑战了自己的权威,害怕他们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其实这本书里说的很多内容和原则,做父母的,或者说年轻人都知道,但了解的不具体不详细不系统,但是尽管根深蒂固在心里,可当孩子一哭闹的时候便会忘得一干二净。比如坚持责任与原则,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态度及应对方法等等,本书中讲述的非常完善,而且能看出美国人的教育思路,非常果断、独立和清晰。这让我想到国庆节带亲戚孩子去医院看病,除了我家是我一个人带去,其他孩子都是全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上阵,人越多孩子越哭闹,还有小朋友在等待室里不停的打奶奶。其实没有父母不懂正确的教育,不想要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说和做,永远是两回事。
  
  随着国家二胎的开放,母婴市场越来越火热,而亲子教育虽然也市场广阔,但大多数的父母依然愿意花着极高的费用送进各种培训班亲子班,而在家里却做着另一套教育。比如亲戚的孩子在我家玩的时候,我用耳语跟孩子说说姑姑和姑父在睡觉,你小点声哦,孩子很乖巧的明白了。但过一会儿听见他爸爸高声哈哈哈哈,很快孩子就忘记了小声说话的事,也跟着大声说笑。我叹了口气,谁说孩子不是一面镜子呢?你高声讲话不顾及他人,就别要求孩子能想得到,你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在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阅读怀孕圣经,购买儿童玩具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教育理论书籍,让说和做有原则的统一起来,才是儿童教育的真谛。

图书简介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正 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 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 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 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作者信息

赛西•高夫,教育学博士,心理辅导师、执业咨询师,“明日之星”青少年咨询部主任。曾多次受电台邀请在节目中担任嘉宾,是各类亲子活动以及教师培训项目中广受欢迎的主讲人。已出版专著5部。

戴维•托马斯,社会学博士,长期为《家长生活》杂志撰稿,多次受国家级电视台和电台邀请担任嘉宾,现任职于“明日之星”,负责“男性及男孩”咨询部工作。

梅丽莎•切瓦特桑,教育学博士,“明日之星”创始人及执行主任,教授过研究生课程,曾在国内多所社区和学校做专题讲座,并受邀在多家美国及加拿大电视台和电台担任嘉宾,其讲座在家长、教师以及不同龄段儿童中广受欢迎。

下载地址

电子书资源正在搜集整理中,随后发布,需要的亲们请留言。

s2745875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