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ous spor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air play. It is bound up with hatred, jealousy, boastfulness, disregard of all rules and sadistic pleasure in witnessing violence. In other words, it is war minus the shooting.

- George Orwell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女神修炼 | 读书是有追求的人一辈子也放不下的事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焦虑,因为被电影《再见!不联络》中的一句话深深击中了。“人生中有很多个十年,但如果刚好是18至28岁,那就是一辈子了。”

这句话让我常常有意无意开始反思,这最宝贵的十年,我到底得到了什么,又浪费掉了多少时间。

在记忆力最好,个人可支配时间最多,最少操心和牵挂,尚未被生活琐碎牵扯太多精力的时候,我究竟为自己人生未来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做了些什么。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自我反思更有意义,只有内心真正有紧迫感、有荒废生命的恐惧感,才能由内而外产生出成长真正的动力。

如果按有效程度给充实自我的来源排个名,在我这儿第一名一定是读书。且永远是读书。

它是一种灵药,单独食用,便可以丰盛灵魂;和其他进补来源一起使用,则事半功倍。

比如背着万卷书,行万里路,此事绝了;比如把从书里看到的事,和从生活中学到的智慧揉起来,捏一捏,吃下去,也是绝了。

现实中,凡我佩服的人,没有不爱看书的,就是这么绝对。

当然也有看了一肚子书,却仍然是活得不明白,招人厌弃的。这部分人不在今天此文讨论之列。

虽然读书带给人的益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有力量的,但今天我特别想“很功利”地说一说,读书这件事带给我的看得见的收益有哪些。

抛去人人皆知的“知识”层面的获取,首先,读书是打破人自身局限性,扩展生命半径最快的方式。

谁让我即使被一万伏高压电击中,也不一定能穿越到清朝,看看那时候的女人,到底是怎么活着的,所以我只能抱着《红楼梦》,一遍遍地看,来满足我的心愿;我也没有办法看到人类童年时代,那些吃得比别人少,想得比别人多的高人都在纠结什么,所以我只好买来柏拉图的《理想国》,看看他师傅究竟怎么说的:

书不就是懒惰的人类、能力有限的人类,发明出来造福自己的纸片么。

一辈子太短,世界又太大,术业有专攻的人们就把自己的阅历、经验、研究成果、生命体悟,无私地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其他的懒人,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拥有横向、纵向、无限向的宇宙了。

可惜还有那么多人放着这些资源不去用,只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亩三分地里,自满着忧愁着,真是替他们感到遗憾。

其次,读书让我更聪明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人只要活着,就得不断地解决问题。现实的、虚拟的、物质的、精神的、未来的、历史的,麻烦不断,棘手不已。

我始终觉得在这方面,读书是最能帮到我的。浅显的麻烦,比如调理身体保养容貌,可以通过看书习得最好的方法,避免走大圈的弯路;形而上的麻烦,比如情绪不得安宁,内心失去平衡,与人相处缺乏要领,照样可以通过读高质量的书得到帮助。

唯一就是,临时抱佛脚在这儿不起效。对照书籍找答案这种事儿,恐怕很多时候得失望。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随时填充,但个人心智、思维方式方面的事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培养。

我见过一些女孩,年纪一把了,磕磕碰碰的工作生活经历也不是没有,但相处起来就是觉得非常幼稚,思维过于简单直白,没有灵性,仿佛交流几句话就把整个人看透掏空了。这通常就是读书少的问题。

当你的眼界、你的见识里,只有你上班的单位、你身边的同事、你年终的奖金、你翘首以盼的婚事,那敢问你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准确的判断力又从哪里修来呢?

再次,读书,能让我变得更加有趣、不乏创意。

记得之前采访杨澜,聊到婚姻话题,我问在她眼里,什么样的女人特别有魅力,而且能够深深地拴住异性的心?她的回答很有意思:能让男人大笑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能让人大笑?难道是擅长滑稽的动作和编造三俗的段子?当然不是,只有真正具有幽默感、对事物的解读不落俗套、精灵鬼点子不断、想法新潮的女人,才能被称为是有趣的。

只有当你脑子里有很多的新鲜事物,你才可以信手拈来作比喻,才可以狡黠地重新排列组合,给予别人想都没想到的惊喜!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抱怨自己缺乏创意,可创意真的是一种天赋么?当你的大脑有取之不尽的新鲜素材而且百炼成钢,凡事都以最独特的角度去想,你还会那么贫乏,写出来的字说出来的话都跟别人一样吗?

出其不意的基础是,你已经知道别人都是如何出牌的,如何形容的,如何观察的,而你完全有颠覆平凡的“料”,只有这样,你才能跳脱出来嘛。

最后,读书给予我成熟和理性。

越感性的女人越要读书。而不是看韩剧。

读书让你知道什么是现实,而韩剧让你远离现实。当你的思路跟随书里复杂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内心斗争反反复复纠缠不清的时候,你已经是在慢慢变理性且成熟了。

书籍本就是浓缩,十个人的案例浓缩成一个人的故事,简直是精华补品。当然这也取决于你读什么书。既然自己是多愁善感难以自控夜夜垂泪型的,就少看点文艺小感怀,多看点历史社会鸿篇巨著,看看在历史车轮子下面,你那点小难过值不值得拿到台面上说!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是否理性,与她的眼界、内心格局有着极大的关系。格局小眼界窄的人,自然大惊小怪无法淡定,也必须无法真正理性,只有强大的常识储备,才能让一个人冷静也不偏激。

另外有些人说,实在没时间读书。送你一句话,有没有时间,取决于你对一件事看的得有多重。你要是个吃货,我相信你就算临死之前也愿意再花半小时吃一顿饭的。

再说了,当你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的所谓忙碌完全就是庸庸碌碌。

所以,当你真的意识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让自己走怎样的“捷径”,能够秒杀自己现世的各种愚蠢的忧虑的时候,我相信“功利”的你一定会选择挤时间了。

在此,我向所有人推荐我北大学姐李欣频的系列图书,尤其是《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这是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希望你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按图索骥,把此人的学习方式都给学过来。

她是红遍台湾现在也红遍大陆的著名广告人,常常妙笔生花,被称为“天才文案策划”,可惜如果你知道她等车在看书,泡澡在看书,家里到处都是书,看电视间歇在看书,就连接到一个无聊电话的时候也会看几页书打发过去,可能你就不会再用“天才”来形容她了。除非“天才”的意思就是,她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

最后啰唆一句,女人最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因为她可以影响身边的男人,以及自己的孩子。所以,你不读书,其实后果真的很严重。


作者:余点,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豆瓣阅读人气飙升最快的专栏作者,精英女性生活平台“Queen主义”创始人微信:Queenzhuyi,微博:miss余点,本文摘自余点新书《女神日常修炼手册》,经作者方授权发布。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