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 |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利用观众/读者的想象力

利用观众/读者的想象力!

戏剧是夹杂着不确定性的期待。——英国剧作家,威廉阿彻。
Drama is anticipation mingled with uncertainty.

留白。让读者根据你的文字去想象结果,自己推演剧情。
悬念。勾着读者的心,表达那些你切身体会到的有价值的东西。
要用“2+2的统一原理”,不要直接给观众/读者“4”。编辑和剧作家都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

其一

私以为,要编一个好故事,先要分清“故事”和“小说”的区别。小说以事写人,以情节烘托人物个性;而故事则借人写事,以情节开展为主。简言之,小说重人物,故事重情节。

按这个标准去评价,欧亨利的短篇作品全都称得上是精彩的故事,每到结尾必定峰回路转,让人拍案叫绝;但鲁迅的短篇小说——尽管它们是非常好的文学作品——就算不得是好的“故事”。
以收录在《彷徨》里的短篇小说《离婚》为例,整个情节就是木叔陪着女儿去她男人那里谈离婚条件,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九十块成交。这也许是篇好小说,但如此平淡的情节,绝不符合一个好故事的条件。

我认为想要编一个好故事,至少得注意以下几点。

1. 题材新颖
一个故事要让人记得住,就不能落入俗套。那些个被写烂的破事儿,如名侦探勇破凶杀案,小三勾引土老板,乃至奥特曼大战小怪兽,诸如此类,已经被无数人写过无数遍,就别再写了。读者看得眼皮都生得出老茧,想要出彩就难了。

所以,要是你能想出个大家都没听过的新鲜点子,就算成功了一半了。最好的例子么,就是被人吐槽过无数遍的科普节目《走近科学》。“为什么母猪会上树?为什么公鸭能怀孕?为什么隔壁刘大娘长了胡子但刘大爷却不长腋毛?想了解这些,请关注《走近科学》。”不管你最后看完他的坑爹解释有多么想骂娘,他能吸引你去看,已经成功了一半。

2. 情节紧凑
故事以情节取胜,多余的描写和叙述,能删的坚决删,绝不拖泥带水。何谓“多余”?就是不为情节而服务的章节。一段文字,如果它既不引发悬念,也不埋下伏笔,又不推动主线(此三项可作评价标准),哪怕它再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也坚决删掉。
因为这是故事,不是小说。

3. 曲折有情
这条最好理解,就是避免平铺直叙,把故事说得一波三折。其中,又以结尾处的转折最为重要。欧亨利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往往能把这最后一折压到故事的最后一句话。或是四两拨千斤地揭开悬疑,或是一句话轻描淡写地翻转全局,就像在比赛最后一秒命中一记绝杀球,让人荡气回肠。

4. 语言直白
千万别把故事写出诗歌散文的味儿来。我见过有些小女生写个短篇都能写得花团锦簇,但实际效果就是我看得兴味索然。文字要为内容服务,漫无目的的炫文采、抖包袱,只会适得其反。

其二

为什么要编故事?因为讲真话太没有意思。

会讲故事,从常规的技术层面上来说,一方面是思维和想象力的天赋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取决于情节架构和表达水准的能力。

但在我看来,有一种会讲故事更加吸引我,那就是把自己讲在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生活里。有一个电影叫<大鱼老爸>,老爸是个平凡的推销员,他编造出自己周游世界的经历,博得众人的钦慕。他通过这种谎言般的“讲故事”,来达到一种尊严和慰藉,他在扮演并不属于自己的人生中过的活色生香。他很会讲故事吧。

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姑娘。暗自准备考研的那个时期,一些朋友们工作的工作,出国的出国,旅游的旅游。一人问我你这几天干嘛呢的时候,我会说我昨天和他们去喝茶,明天决定去谁家一块打麻将。他说你过得好像民国年轻太太啊。还有人问我我师兄有个室内剧要拍你要不要参加,俩月,在北京。我说我真没空啊,家里老人病了我每天得去病房照顾,还把自己照顾的辛苦挑重点说了说,到最后都觉得自己特别女汉子。有人问我出去玩呗咱几个自驾,我说不行啊,我准备去趟菲律宾都跟他们说好了,咱下次吧。事实上,我没有去喝茶打麻将,我在书桌前一整天开着台灯学习。我没有照顾老人到那种程度就是去过几次而已,我妈才是女汉子。我也没有去菲律宾,菲律宾去年就去了。我的时间都拿来看参考书了。所以当我去读研的时候大家说没见你怎么复习啊,我说是,因为我讲给你们那个次元的故事里,没有一个我是在学习。

其实我想说的是,要讲好一个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本身就要是个有故事的人,就是常说的”这人一出场就带着戏”,而且你要把它当成一件很认真的事,认认真真去讲、去演,“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叫用生命去玛丽苏。

多说两句,我一直是个爱幻想的人,而我也坚信幻想中的故事其实最后都能实现。比如我曾经讲述的那些故事,慢慢的我都在生活中做到了。而且最感人的是,我发现我实际的生活比从前自己讲出来的故事还要美好。

新的一些技术上的小补充:

描述一个故事时的节奏一定要把握好,有的人为什么讲故事平淡无奇而有的人就让人一直想听下去呢?包袱甩的好。语气得当。

我朋友在论坛上写过一些他写小说做编剧时的心得,贴一段。

有没有人想过你的小说目的是什么,又是如何结构的?

在这里,参照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的话来说,“传统小说史由因果概念来制约的”。先把小说想象成一个迷宫,迷宫有一个特殊的入口,那边是小说的起点,经过在迷宫中长时间的漫游,即一系列的原因和结果,最后,我们来到小说的结尾。小说的结尾是作者事先决定的,有的作者会在写作中才确定下来。

写到结局,需要作者对小说做一个大概的结构。你要读很多书,要对往事进行回忆,假如你写一个男人穿越一段铁轨,你要回忆小时候你见过的铁轨,铁轨左边的玉米田,右边的杨树林,远端的湖泊,以及在高空俯瞰时,在铁轨上缓慢爬行的,像豆虫一样的绿皮火车。你还要准备许多纪实的材料,如当年的期刊杂志,诡异的传言,老旧照片。

如果是一个技法娴熟的作家,他会专注准备小说的结尾。这个结尾会受着联想、对比、插入事件和对立物的制约。

好小说有一个好结尾,优秀的作家会给他的读者提供一个同他一起去探索的机会,他们会一起去探索那围绕最初若干人物形成的混沌世界。

下载文档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how-to-tell-a-good-story)


1 commen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