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 meet someone better than yourself, turn your thoughts to becoming his equal. When you meet someone not as good as you are, look within and examine your own self.

- Confucius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小书馆系列从书(中国哲学小史+学诗浅说+国文趣味+我们怎样读书+中国人文小史+书法指南+中国政治二千年+国学概论讲话)(全8册)

小书馆系列从书,主要收入20世纪初以来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类小书,皆以大手笔写小文章。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这些“小而可贵的书”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

《学诗浅说+中国哲学小史+国文趣味等(全8册)》系列丛书

《小书馆》系列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

自首辑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一直居于各大网店图书畅销榜。《学诗浅说》入选凤凰网2014年度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十佳好书,入围《新京报》年度好书提名;《中国政治二千年》入选百道好书榜,4次获得百道网好书推荐;《国文趣味》入选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出版以后广受好评,《学诗浅说》入选为凤凰网2014年度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十佳好书。入围《新京报》年度好书提名。《中国政治二千年》入选百道好书榜,4次获得百道网好书推荐。

1.《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

《中国哲学小史》/ 冯友兰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作出的努力功不可殁。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向的一部作品。通过接纳和吸收西方哲学的模式和方法,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系统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和名家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视做中国哲学传承和发展的主流加以梳理、阐释。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土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等。

2.《学诗浅说》瞿蜕园 / 周紫宜

《学诗浅说》瞿蜕园 / 周紫宜

这是一本极好的关于中国古典诗词学习和欣赏的入门读物,两位作者之名今人已多不知了,但一位是堙没已久的文史大家,一位则是近代最富诗才的女画家。这样珠联璧合的大家之作,功力一流,可称经典。捧书读来,且不论其内容的精当,识见的深刻,光是那些博雅渊醇、妙语如珠的文字,就足以让我们大快朵颐了。

作者简介

瞿蜕园(1894—1973),字兑之,湖南长沙市人。现代掌故大家、史学家、文学家、画家。出身望族,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玑的幼子、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的女婿。瞿兑之早年师从湖湘诗派的领袖王闿运等名宿,后入北京译学馆主修英文,并同时学习德文、法文、俄文等语言,先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复旦大学。曾任北洋政府顾维钧内阁国务院秘书长、编译馆馆长及南开、燕京等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瞿兑之留居北京。1949年后,瞿兑之寓居上海,以著述谋生。

周紫宜(1908—2000),江西吉安人。近代著名的女画家和女诗人。早年先后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和徐悲鸿的岳父蒋梅笙等名师学习书画诗词。周紫宜才貌双全,高雅风致,人称“金闺国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坛、艺坛最活跃的才女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女作家苏青、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解放后成为上海中国书画院首批女画师。她的诗词作品得到冒鹤亭、苏渊雷、唐圭章、钱仲联等诸多大家的推崇。晚年移居美国。

3.《国文趣味》姜建邦

《国文趣味》姜建邦

《国文趣味》是令人三叹的一本书。将国文的趣味讲得如此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竟是出自半个世纪前一位中学教师之手,一叹也。本书初版后近七十年来在大陆没有再版,寂寂无闻,二叹也。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先生,其生平事迹如流星划过夜空,了无痕迹,三叹也。

作者简介

姜建邦,生平细节已颇难考。曾在上海缉规中学(现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任国文教员。这所学校由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兴建,是当时中学的佼佼者。最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此职。姜建邦后来皈依了基督教。除此书外,还著有《识字心理》、《圣诗史话》等著作。

4.《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

《我们怎样读书》范寿康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作者简介

范寿康(1896—1983),浙江上虞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早年留学日本,曾先后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育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

5.《中国人文小史》叶鋆生

《中国人文小史》叶鋆生

《中国人文小史》可谓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家谱。它以细致的笔触勾勒出中国文化清晰的文脉,为每一个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提供完整精要的文化版图。读这样的书,如风之入松、鱼之进水,能让你感受到天地之间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气和神韵。

作者简介

叶鋆生,生卒年不详,由于年代久远,人事漫漶,其人其行已不为人知。从零星的史料看,推测他应是福建建瓯人。福建多出才子,建瓯更是“八闽首府”,朱熹老夫子与建瓯渊源颇深,人文荟萃极盛。叶先生长于斯,亦必有这里的河山人物之润,所以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眼下这册《中国人文小史》,另一册是《中国历代文学变迁的鸟瞰》。

6.《书法指南》俞剑华

《书法指南》俞剑华

书法指南之类的普及读物,可谓多矣!而由一位中国美术史论泰斗、知名书画家写就的这种入门小书,却是难得。后世学者评价这本《书法指南》:这是一本道、理、法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指南”。可惜这样的大家小书,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作者简介

俞剑华 (1895—1979),山东济南人,为陈师曾入室弟子,是20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美术史论泰斗。至今国外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仍然以他的著作作为基本读物,或直接引用他的论著。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史》、《国画通论》、《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历代画论大观》、《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

7.《中国政治二千年》张纯明

《中国政治二千年》 张纯明

《中国政治二千年》是中国政治学百年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在湮没了七十年之后,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一位被遗忘的民国学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写成的这本小册子,以中西文化的视野和洗练生动的文笔,把中国二千年纷繁的传统政治文化,概括得如此清晰而深刻,今天再读,依然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作者简介

张纯明(1902—1984),河南洛宁人,22岁公费赴美留学,主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后来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同班。曾游历欧洲多国,对西方政府、政党、宪法等进行考察研究。历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兼政治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秘书、河南省政府委员、立法委员等职。张纯明从政一生,不忘著书立说,被后人誉为文人从政的典范。主要著作有《中国循吏研究》、《清代的幕制》、《考评桓宽盐铁论》、《中国政治二千年》等。

8.《国学概论讲话》谭正璧

《国学概论讲话》谭正璧

《国学概论讲话》一书原版由蔡元培题写书名。这本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全书如同一幅工笔画,纤毫毕现,细致入微。作为初窥国学门径的入门书,放置案头,随手翻检,很是轻便可喜。

作者简介

谭正璧(1901—1991),上海嘉定人。历任上海女校教师,上海美专、复旦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和棠棣出版社总编辑,后受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特约编辑。一位一生清贫而寂寞的学者,写作就是他的生命。著名学者谢无量戏称他为“著作三身”,一生完成著述1500万字,这在近现代学者中是极为少见的。

[中]瞿蜕园,瞿蜕园(1894-1973),名宣颖,字兑之,以字行,号铢庵,自称铢庵居士,晚号蜕园,中国湖南省善化人,史学家、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