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 keep your mind as bright and clear as the vast sky, the great ocean, and the highest peak, empty of all thoughts. Always keep your body filled with light and heat. Fill yourself with the power of wisdom and enlightenment.

- Morihei Ueshiba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人生最美是清欢(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林清玄用数十载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不断思考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他发现——人生最美是清欢。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愿你能从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

全书48篇经典篇目,由千万网友精心甄选而成,横跨林清玄四十五载创作生涯,最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风格和思想智慧。全书共分为六辑,包括人间有味、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天寒露重、不忘初心、从容一生等六大人生主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从小学时代就爱读苏东坡。

非常奇特的是,当时读古文都不懂,唯独苏东坡,一读就懂。

原因应该是,不管是诗词、文章,苏东坡总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描写最深刻的情感。因为文字简单,大人小孩都能感动;因为情感深刻,每次读都能读到不同的境界。

更重要的原因是,苏东坡是生活家,他的写作是植根于生活的,他把儒家、佛家、老庄的思想荟萃于生活,表达了一种随缘自足的生命观。

苏东坡的一生,只在青壮时期过了一段富裕的日子,后来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常常连饭都吃不饱,“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牛羊烦诃叱,筐莒未敢睨”,穷到连收成的箩筐都不敢多看一眼。

不论多么困窘,苏东坡总是不改落拓旷达的性情,写出境界高妙,文采风流的作品。

剥落世俗的外表,苏东坡的生活非常丰富,诗词文章不在话下,他懂得饮茶,喜欢美食,善于烹饪,能书能画,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

他的生活太丰富了,所以几乎每天都写作,我从前读《东坡全集》感到吃惊,里面有三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阕词,无数优美的散文,以及见解精到的论文。他创作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些,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当苏东坡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小路散步,自己觉得全身轻松,比骑马还舒适,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着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同一轮明月呀!

……

在我贫困的童年时代,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踽踽独行的青年时代,我还能向往生命的美好,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永远不会失去,只要我们不俗。

有一种淡然与潇洒

近几年,我常在大陆的高中和大学巡回演讲,有很多学校甚至在万人以上。

一万多人的苦闷挤在一起,那也够惊人了。

大学生的苦闷是即将面对就业的问题,人生将何去何从?

这还是好解决的,人生的路有很多可能,只要有斗志,怎么走都会有路。

高中生的苦闷就可怕了,路只有一条。

因为路只有一条,每一次考试都不能放松,每一个分数都不可轻忽。

所有的高中生都为了分数,考试,高考而活着;所有的高中生,生活都是黑白的,平面的,单调的。

终有一天,高中生会上了大学,大学生会毕业,到那一天才会发现,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

大部分我们考一百分的学科,在人生里是无用的。

真实的人生却没有人能拿一百分,工作不会一百分,爱情不会一百分,婚姻不会一百分,人际关系不会一百分,健康状况不会一百分……

没有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的真情实景;人生永远不变的,就是每天都在改变。

学生时代有六十分就很好了。

另外的四十分,应该是懂不懂得生活,能不能爱与被爱,有没有幽默感,会不会欣赏美的事物。

在挫折与失败中学习,培养正向的能量。

在不断流逝的时光中,了知人生的无常与悲情。

在零碎破损的生活里,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观点与价值体系。

在一切因缘的成住坏空,有一种淡然与潇洒。

也许,只有在高中或大学时代,有生命的沉思,才不会被分数与考试淹埋。

超越与淡然,生命就自由了。

我理想的居所

从少年时期,我最想要的家,是在森林中花树围绕的小屋。

打开门,地上铺着桧木地板,四壁白墙,里面什么家具也没有。

吃饭,睡觉,写作,与朋友相见,都在木地板上。

我把那个房子叫“空之居”。

后来,我拥有过几个房子,却没有能创造一个空空如也的居所。

我总是有太多家具,书籍,衣物。

最后,只好把“空之居”放在我的心里,希望有一天能创建出那样的实体。

“空之居”其实是一个“禅房”。

“禅”是“单纯的心”,“单纯的表示”,是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事物,留下的那纯净、纯粹、纯美的单纯。

特别是在复杂混乱的现代,回归单纯是日趋困难了,必须舍离的东西太多,必须放下的俗物太多,必须断爱的情感太多……

不只外在生活需要“空之居”,内在的心灵也需要“空之居”,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一切都具足了。

我近五十年的写作,虽然精彩纷呈,繁华缤纷,但是我希望创造出一个“空之居”,与有缘的人一起走向单纯的所在。

注:以上文字摘自本书序言,林清玄

人生最美是清欢/林清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林清玄,中国台湾高雄人,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很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他的文章简约、明快、睿智、深邃,意境清明,极富禅理,看似寥寥几笔,却蕴藏广博,含敛深厚。读他的书,能让人感受到蓝天白云,夜空星斗,原野芳草;能让人摒弃平日的浮躁与芜杂,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大陆高考语文试卷,更是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转载,是华文世界被阅读很为广泛的作家之一。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