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幅画作,又是这幅画的作者。人类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每个人却在用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尽管他的看法并不全部正确。因此,我们要全面观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特别是个体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知偏差,因为这种偏颇的认知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
本 书 简 介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本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NO.1
了解儿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于成人来说,其实就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一个过程。教育问题于儿童来说也是一样,但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外界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拥有两万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发展文明,且环境又许可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他们最终也能达到现在的文明水平。但遗憾的是,时间并没有这么充裕。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然而,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因为要成年人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爱憎悲喜已属不易,更何况是了解儿童,要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NO.2
社会情感需求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这一标准应该得到心理学家和为人父母者的注意。因为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的强弱是儿童能否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因素。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的。儿童的父母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紧密联系,若是这样,孩子势必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初入校园新环境,将成为对儿童最早最严峻的考验。在这里,儿童如何面对新环境和新环境的人都将成为一种挑战,他们的表现能第一时间说明他们是否已经为步入一个新环境做好了准备。
人们普遍缺乏为儿童进入学校这一新环境做准备的知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成年人在回想他们的学校生活时,总觉得那是一场噩梦。其实如果教育得当,学校自然也能够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欠缺。理想的学校完全可以充当现实世界与家庭之间的媒介;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它更应该是传授生活的学问与生活的艺术的场所。但在等待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理想学校出现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将焦点聚集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上。
NO.3
儿童人格统一性及其发展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个方面,它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也许最奇妙的事情莫过于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他的全部生活史。儿童做的每件事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想要理解他们所做的事就必须先了解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同时,不应把儿童特定的行为当成孤立的音符来解析,而是要将它视为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们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一个儿童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为会局限在自己错误的认知中,认识到这一点同样也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知,客观情景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客观印象,但这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如何看待这一事实。这是反驳严格因果理论的充分依据:客观事实和客观事实的绝对含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客观事实和对客观事实的错误看法之间却不存在这种必然联系。
NO.4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相比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而言,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教育者能够判断孩子努力的极限在哪儿,那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更容易获得进步。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屈从,被蔑视和被侮辱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使人产生渴望登攀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以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雄心勃勃的儿童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即人们肯定他的成绩。如果成绩得不到肯定,他们就不会感到满足。众所周知,在很多情况下,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远比马上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儿童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这种过度看重别人评价、有着严重依赖心理的儿童并不少。
我们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还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学校是家庭与社会的过渡,这一场所可以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有缺陷的生活方式,学校有责任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以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合唱团之中找到自己的乐谱。
从事与教育相关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我们经常会在教师、医生、律师的家庭里发现任性顽固的孩子。这就证明无论是在职业声望不高的家庭,还是在较高的职业权威的家庭里,孩子教育失败的问题屡有发生。尽管有些人拥有很高的职业地位,但他们好像没有能力为家庭带来和平与秩序。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在所有家庭中,某些重要的教育观点要么被无视,要么被误解。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那些拥有教育者身份的父亲,往往将在职业中的权威带回到家庭之中,将一些严格的规定强加给他们的孩子。这样一来,他们的严厉要求与控制就威胁到了孩子的独立人格。他们这一行径唤醒了孩子的反抗意识,唤起了他们记忆深处家长以棍棒教育子女的暴力压迫,这也唤起了他们的报复意识。我们应该记住,家长刻意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特别关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也经常将孩子推到被关注的中心位置。这样一来,孩子会将自己当作一种被展示的试验品,并将责任归结在操纵者身上。当有困难和需要担当责任时,他们理所当然地袖手旁观。
NO.5
儿童的自卑情结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自卑感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除非这种自卑感已经阻碍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或者由于对器官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加剧到使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膨胀和放大,它驱使人们追逐唾手可得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过分夸大,消减了自己对抗困难的勇气,堵住了通往成功之路。
#消极语言会剥夺孩子的希望。在教育孩子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误入歧路的孩子恶语相向,断言他们以后肯定会变坏。这种愚蠢的评价对情形的转变毫无帮助,只会加剧孩子的怯懦。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帮孩子走入正途。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怯懦这一性格特征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老是为自己言行担忧的怯懦的人无暇顾及别人的感受,他甚至会牺牲别人的利益以赢得自己的尊严。怯懦的性格特征带来的是个人主义、争强好胜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虽然不足以消除对别人意见的恐惧,却能成功地毁坏社会情感。一个懦夫总是害怕遭到别人的嘲笑、蔑视或贬低。他终日生活在敌意之中,从而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有这种性格的孩子通常会变成尖酸刻薄、挑剔自私之人。他们极少开口赞美别人,当别人得到赞美时,他们就会心存不满。如果一个人追求卓越的手段不是成就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就充分证明他是个怯懦的人。如果发现儿童有对别人产生敌意的念头,教育者就有责任去消除儿童对别人的敌意。但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儿童有此类问题,那么矫正儿童的不良性格特征就无从下手了。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告诉他们,期望不通过努力就得到别人的尊重是错误的想法。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儿童培养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教导他们:无论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够优秀,我们都不应该轻视他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使孩子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自卑感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孩子的眼神只是其中一种。眼睛这一器官不仅仅可以用来感知光线、探测环境,它还能满足社会交流的需要,一个人看向对方的眼神就能显示出他与对方的亲密程度。这也是心理学家和作家都非常重视眼神的原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根据别人打量自己的方式来判断他对自己的看法。尽管有时判断会出现误差,但从一个孩子的眼神来判断他是否友善还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
众所周知,那些不敢直视大人眼睛的孩子都心存疑虑,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品德缺失,或者沾染了什么不良习性。他们回避眼神只是表明他们不想与别人接触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小会儿,这也显示了这类孩子并不合群。当你招呼一个孩子过来时,他靠近你的距离也是类似眼神回避的信号。许多孩子会先保持一段距离,观察一下情况如何,然后决定在必要的时候才接近你。他们对亲密关系始终保持疑虑,这可能是因为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相关经历。因此他们将自己片面的认识普遍应用到生活之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是,一些孩子喜欢将身体亲近自己的父母或教师,亲近的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有些孩子走路时昂首挺胸,而且声音明亮、落落大方。这无不显示出他们卓著的信心和勇气。而有些孩子在和别人说话时表现得唯唯诺诺、胆怯退缩,其实是他们的自卑感的显现,他们无力应对这种处境而感到惶恐不安。
NO.6
防止儿童出现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不能决定一切,而且,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孩子处境的评价也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评估他们的处境,以他们错误的判断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不要期望孩子会按照成人的判断标准来行动,期待他们永不出错,而是要认识到,孩子在理解自己的处境时会经常发生错误。因此,那些相信孩子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就不应该从事教育孩子的工作。
# 忽视与宠溺。一般来说,孩子通常最依赖自己的母亲,否则就会和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员建立亲密联系。每个小孩都具备这种依赖能力,除非他有智力障碍。如果一个孩子由他的母亲抚养长大,但却和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更加亲近,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找找原因了。很明显,任何孩子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兴趣和注意力都放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的责任就是将孩子的兴趣和信任扩展到其他人那里。通常,祖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溺爱孩子的角色。他们往往不会拒绝孩子们的请求,因为他们想在孩子心里占有一席之地。那些在祖父母家中生活过的孩子不愿意回到家里,因为他们在祖父母家饱受宠爱与纵容,他们不愿再忍受家中严苛的纪律和约束。这些孩子回到家之后就会埋怨自己家里没有祖父母家里舒服。
# 社交中角色扮演。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儿童是否会因为受到别人的取笑而变得灰心丧气。一些孩子能够消解别人的嘲笑带来的烦恼,而另一些孩子却很可能因此丧失勇气。后面这类孩子会回避困难,把精力放在一些浮于表面的事情上。如果一个孩子和别人相处时总是处在斗争状态,且担心如果自己不主动出击就会遭受伤害,那就表明他对所处的环境充满敌意。他觉得听话、顺从是卑下屈辱的表现。按照他的理解,有礼貌地回应别人的问候也是屈辱的行为,因此他总是表现得傲慢无礼;他也从来不在人前抱怨,因为他把别人的同情视为奇耻大辱。他从来没有在人前落泪过,甚至在本该哭泣的时候大笑起来,因此给人一种缺乏感情的冷酷印象,事实上,这正是他脆弱的表现。任何一种冷酷的行为背后都藏匿着某一个秘密弱点。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冷酷产生兴趣的。这些对抗性极强的孩子经常不修边幅,他们习惯性地咬指甲、抠鼻子、顽固不化。他们需要得到鼓励,我们应该明白,在这些不雅的举止背后隐藏着他们害怕表现出虚弱一面的恐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能否和别人友好相处,他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的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的角色。这个问题和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或是否拥有信心相关,更与他是偏向于顺从还是征服的欲望有关。如果孩子喜欢独处,这就表明他在竞争关系中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他害怕和伙伴在一起时无法起到主要作用。有收集物品爱好的孩子,其实是在显示他们想增强自己的能力,超越别人。这种孩子处于危险的边缘,这种想要超越别人的想法很容易发展过头,使他们变得野心膨胀、贪婪无度。如果他们感觉自己被人忽视,就很容易做出偷盗的行为,因为他们比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在意别人是否关注他们。
如果孩子到了16岁的时候依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家庭成员的职业,还有其兄弟姐妹的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父母对婚姻的满意度。教师的职责就是谨慎行事,切实了解孩子的周边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来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据此对他们行为上的误差进行矫正。
——以上摘录于《儿童教育心理学》部分章节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