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est discovery of our generation is that human beings can alter their lives by altering their attitudes of mind. As you think, so shall you be.

- William James

本站所有资源均源于网络,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

人生的枷锁无处不在,5本书助你觅得一方净土

5本豆瓣高分文学经典,冲破枷锁,看到最好的答案!

01.《局外人[法]阿尔贝·加缪

本书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位寻常的年轻职员,终日麻木地生活在漫无目的惯性中,某日去海边度假,卷进一宗冲突,犯下杀人案,最后因“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的理由,被法庭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的故事。阐述了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代生活中人类社会的荒诞和陌生感导致个体的绝望与虚无。并通过平静地记述一个小人物被司法机关“妖魔化”的整个过程,深刻地讽刺了现代法律的虚伪和愚弄的实质。

加缪这样评价他的“局外人”:

他不耍花招,拒绝说谎,是什么他就说是什么。

他拒绝表演自己、矫饰感情,善良宽和,不说废话。

他的随和温顺、好说话、不计较、安分、实在,在社会看来,就是冷淡、孤僻、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庸庸碌碌、浑浑噩噩……

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他是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02.《斯通纳[美] 约翰·威廉斯

本书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这本书很平实,相比起来,和它相关的那些书评中的辞藻倒显得更绚烂一些。对于这本书,在读到最后一页之前,建议不要去看任何和它相关的的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太多的解读会影响它的纯粹。

斯通纳的故事由两条线组成,一是生活,一是工作。生活被固定在那个氛围并不怎么融洽、温馨的大房子中,工作被固定在那所被死去的朋友曾描述成“为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修养所”的大学校园。他的家庭生活一团糟——当然这是大部分读者认为的,或许主人公并不这样认为。他的工作应该算是很出色,但是却因为坚持自我得罪了上司——让他工作不顺心的主要原因,但他仍然倔强地活着,时而妥协时而反抗。他最大的幸福应该算是自始至终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在灵魂逃脱躯壳的前一刻,他还在翻着他已经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的首部著作。

03.《树上的男爵》伊塔洛•卡尔维诺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一个人甘心情愿地给自己立一条严格的规矩,并且坚持到底,因为无论对他还是对别人,没有这条规矩他将不是他自己。

“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这是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一书中出的最大谜题。要想解开这个谜题,必须要从五个关键词入手,它们是“疏离”、“坚守”、“孤独”、“爱情”和“完整”。

现在,如果有人和你说:一个人上了树一辈子不下来,请你把他的一生写下来。我相信如果没有出色的想象力,一定是无聊且荒诞的。但是卡尔维诺竟然写得跟真的似的。不过相对于《百年孤独》,同是虚构写作,百年孤独越看越像现实,卡尔维诺的这种现实性则不是那么强烈,你也相信他是真的,但是它更像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完全是创造了一个平行宇宙的感觉。

04.《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原来是一名政府要员的贵夫人,却在一次旅行中跟英俊的军官维朗斯基坠入情网,返家后仍保持来往。此事后来被丈夫卡伦汀发现,安娜要求离婚却遭到拒绝,卡伦汀威胁她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投奔维朗斯基,过了一段虽然短却幸福快乐的日子。过了不久,维朗斯基对这段情开始感到厌倦,渴望重新恢复在军中无拘无束的日子,而安娜则日益思念着她的爱子,最后在绝望中撞火车自杀。

05.《莫斯科绅士》[美]埃默·托尔斯

1922年6月21日,亚历山大·伊里奇·罗斯托夫伯爵,作为应该被剿灭的沙俄时前贵族,被苏俄政府判决终身监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

这段情节,就是小说《莫斯科绅士》的开场一幕。

在长达32年的漫长时光中,这位曾经拥有宽敞庄园和广阔土地的贵族,生活范围止于酒店大门,留给他栖身的,只有一间狭窄拥挤的阁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罗斯托夫伯爵始终保持绅士风度,以阅读和乐观来捍卫精神世界的自由。

在来往酒店的各色人等中,他与一些人结下奇特的友谊,与另一些人斗智斗勇,还多了一个毫无血缘的“女儿”,并与一个女人建立了患难与共的珍贵爱情。直到32年后,他策划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胜利大逃亡。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